闽侯法院:多元协同 守护闽江流域生态底色
创始人
2025-11-14 10:05:08

闽侯法院构建“专业审判+协同共治+法治宣教”保护格局

多元协同 守护闽江流域生态底色

江岸潮涌处,层峦掩翠中,波光粼粼的闽江与翠色千重的五虎山交相辉映,织就八闽首邑“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亮丽底色。

近年来,福州市闽侯县法院始终践行“两山理念”,立足生态审判职能,创新推出“专业审判+文化保护+自然保护”3.0版建设,通过构建特色办案模式、凝聚跨域协同合力、活化法治宣教载体,为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湿地巡回法庭审案现场。

专业审判筑基

织密生态司法防护网

龙祥岛塔礁洲的湿地巡回法庭内,法槌敲响的瞬间,不仅是对非法采砂行为的依法审理,更是生态司法守护的生动实践。“非法采砂既危及防洪航运安全,更会严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庭审中,生态技术调查官的专业解读,让旁听群众深刻认识到破坏生态的严重后果。

这一场景是闽侯法院强化生态审判专业性的缩影。此前,闽侯法院在全国首创“原态修复、代偿修复、替代修复、异地修复、公益修复”生态修复“5+”办案模式,通过设立“塔礁洲司法联动保护工作室”“福州(闽侯)湿地巡回法庭”,搭建专业化审判平台。同时,从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选聘业务骨干担任人民陪审员,选聘5名生态技术调查官,推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

2024年以来,闽侯法院依法审理15件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惩处16人,责令缴纳生态修复金340余万元,增殖放流鱼苗10万余尾。一系列司法举措精准发力,以刚性审判为生态环境筑起坚不可摧的法治屏障。

多元协同聚力

构建全域保护大格局

曾因江水侵蚀而岌岌可危的侯官古渡口,如今已变身“闽江最美的问候”沙滩公园和“夜泊侯官”露营基地。这一转变,是闽侯法院以生态修复为抓手,推动多元协同保护的创新实践成果。

2020年以来,闽侯法院引导涉案被告人缴交修复款,创新利用退方砂、地下砂等开展岸滩修复,回填河砂11万余方,既修复生态,又激活乡村夜色经济。

以古渡口修复为起点,闽侯法院纵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牵头打造闽江流域“法院+”协同保护体系,与闽清法院及两地水利局建立跨域协同保护机制;联合延平、尤溪等四市五地法院签署司法协同保护联盟协议,构建起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联动的保护网络;针对十八重溪景区违规游览问题,首发司法保护令,禁止七类破坏行为,为风景名胜区筑牢司法防线。

2024年以来,闽侯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巡江监测、无人机巡护、座谈调研等活动8场次,通过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凝聚生态保护强大合力。

活化利用传情

厚植生态法治新理念

今年植树节,白沙镇河沃村的“法官林”里,师生与法院干警一同栽种新苗,聆听生态修复故事。作为闽侯县“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示范修复基地和宣教基地,这里已累计栽种特色苗木2000余棵,成为生态法治教育的鲜活课堂。

闽侯法院坚持让生态法治理念可感可学,在侯官古厝设立生态文明司法实践创新基地和古厝文化保护体验基地,与省委党校共建生态法治现场教学点,联合开发的“筑牢生态法治屏障 守护福建绿水青山”课程获评省级优质课程。

同时,闽侯法院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生态公益讲堂”等活动,2024年以来已举办10场次,让生态法治理念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林绿绮 文/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揭... 介绍:本文将揭秘地下行业最常见的扫号产业链,包括从收号、代理抓包、扫号、洗号、变现的完整流程。本文主...
A... AI数字人的力量现在有一个非常强大的AI数字人,可以与ChatGPT结合制作原创短视频。 这个数字人...
快... 作者| 月山橘编辑| 张杰校对| 卷曲未来,AI也会来抢热评。继8月份推出“文生文”大型语言模型“K...
1... 50集全套职场PS零基础入门视频教程+600套经典素材。 新手可以免费获得。 获取方法在文章最后!1...
W... Win7运行软件时出现“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启动0xc000005”如何解决? 相信很多用户在运行软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