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老友齐聚 共续榕台茶缘
——茶交会海峡两岸“三茶”融合展示馆见闻
市民了解台湾茶产品。记者 原浩 摄
第五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和第四届福州茶叶交易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火热举行,今年的一大亮点是特设的海峡两岸“三茶”融合展示馆,汇聚台湾30家茶叶、茶器具及茶周边企业,集中呈现台湾22县市茶产品与文化。
展馆里,记者遇见许多台胞,既有连续数年参展的老面孔,也有初来乍到的新朋友,还有专注展示技艺的工艺师。他们的故事,折射出两岸茶产业、茶文化融合发展的无限机遇。
老友相聚 情谊更浓
“来来来,尝尝今年的新茶。”台胞林国梁热情地招呼,摊位前围满闻香品茗的客商。茶交会举办4年来,他场场不落,把南投茶厂的蜜香红茶带到福州。
“我的父辈从福州去台湾,我家一直做茶叶生意。现在,我带着茶回来了。”林国梁笑着感叹这几年展会的变化,“你看,现在有台湾专区,而且展品越来越丰富,每次来都有新惊喜。”
对林国梁而言,茶交会不仅是生意场,更像一场老友聚会。“有些客商是老朋友,每年见面寒暄几句,关系就更近了。我也会趁机回福州祭祖,心里很踏实。”
回头客多了,会不会失去新鲜感?当然不会,这些老朋友正发生新变化。
十几年前,台胞郑建南第一次来福州参加展会时,只能依赖代理商销售产品。如今,他已在福建落地生根,开起工厂和电商公司。“茶交会就像一座桥,让我们更懂大陆市场。”郑建南一边摆放牛轧糖样品一边介绍。这家名为台客诚品的家族企业,传承60多年的古法工艺,坚持纯手工制作,口味多达20余种,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展会,我们找到合作伙伴,发展更有底气了。”
新朋入局 信心满怀
台湾老朋友生意越做越大,也有不少新朋友带着期待与梦想,踏上开拓新市场的征程。
记者见到台湾青年李旨扬时,他正兴致勃勃地从其他展位逛回来。2021年,他来到温州创业,主营台湾高山茶和特色手工点心茶配。“虽然来大陆的时间不算早,但我充满信心。就像我常说的,我们会羡慕上一代来大陆打拼的台商,未来的人也一定会羡慕我们。”
今年,李旨扬来福州参展,带来大禹岭高冷茶、梨山高山茶等拳头产品。“福建是茶叶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次我做足准备。上半年我对市场还有些犹豫,但茶交会在9月举办,俗话说‘金九银十’,这里的人气让我更有信心。”
谈到专门设立的台湾专区,李旨扬说:“大陆市场不缺商品,台湾产品要打入其中必须面对激烈竞争。有了台湾专区,大家更容易看到台湾特色,对我们落地大陆市场非常有帮助。”
正是这种信心与热情,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首次亮相展会。
在台湾幸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热闹的试吃场景吸引众人的目光。公司负责人许先生是首次参展,带来传承80多年的王牌产品——柚子参,诚意满满地招呼客商品尝。“我们第一次参加茶交会,不仅要拿到订单,还要推广新产品、观察市场新态势、广交朋友。”他希望借助茶交会平台对接更多电商和采购商,拓展多元合作。
“台湾生活馆”展位负责人张连胜虽然也是首次参展,却与大陆茶产业有着30多年的缘分。“我们销售的普洱茶源自云南,已经做了很多年。茶交会这样的平台非常好,两岸茶叶树种同源、文脉相承,希望未来有更多交流机会。”
匠人相遇 各展才艺
除了茶叶与茶点,台湾工艺师也把展位变成“朋友的会客厅”。
走过一处展位,淡淡的木香飘来。台湾转木工房创始人黄祈翔专注地在展位上打磨手中的木器。他出生于台湾三义,作为木雕世家第二代,自幼耳濡目染木雕工艺,作品曾获台中大墩美展工艺奖、台湾工艺竞赛奖、台湾优良工艺品认证等多项荣誉。
“福州有很多台湾朋友发展得非常好,他们鼓励我也过来看看。”黄祈翔坦言,他参加展会的目的是希望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福州的根雕城和三义氛围非常像,都是木艺创作者的聚集地。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很愿意在这里发展。”
几步之外,玻璃工艺师林谕靓正向大家展示她手中晶莹剔透的玻璃茶具。这些作品诞生于1000摄氏度高温的淬炼,借助独特的回旋技术,将金银箔与虹彩釉巧妙交融,每一件作品都流动着独一无二的光泽。
“茶交会不只是销售平台,更是重要的交流舞台。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展示台湾玻璃工艺的美,而且可以把这种美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的文化项目。”林谕靓说,她计划推动工艺体验课程,让更多人能亲手制作专属于自己的玻璃器皿,感受工艺的温度与创造力。
从老朋友的常来常往,到新朋友的满怀期待,再到工艺师的匠心展示,茶交会正成为两岸茶人茶企的共同舞台。茶香不只在杯中,更在情谊中。两岸茶文化的融合故事,将继续在福州的茶香里娓娓道来。(记者 唐蔚嫱)
上一篇:“闽都科普共学堂”揭牌
下一篇: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新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