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关心下一代 闽都科普行”福州非遗创新科普专场活动在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举行,通过“共建一个学堂、举办一场论坛、开设两类工坊”的形式,搭建老少互学的交流平台,让市民感受非遗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孩子们在“闽都科普共学堂”内体验VR。
活动现场,福州市科普协会与三坊七巷社区居民委员会签署了共建协议,并为“闽都科普共学堂”揭牌。“闽都科普共学堂”集科普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于一体,将借助科协和科普协会的专业力量,把先进的科学教育方法和技术创新手段引入社区,让青少年不仅能了解坊巷的历史,更能用科技手段去解读、演绎和传播非遗。
6日,与会嘉宾围绕推动公众亲身体验闽都非遗技艺,深入挖掘并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等,展开深度讨论。孩子们则通过AR/VR非遗科技体验活动,沉浸式感受科技赋能非遗的神奇魅力。记者看到,“科普创新工坊”设有两类工坊,青少工坊开展的是“闽都科学童玩制作‘翻跟斗的小猴’”,银龄学堂则是“AI短视频创作‘坊巷里的非遗’”。
福州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富有远见的教育和创新实践,希望“闽都科普共学堂”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科技的桥梁。(记者 刘珺/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