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张应隆 通讯员 李 斌
本报讯 嘉兴素有“浙北粮仓”之美誉,有道是:“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记者昨天从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获悉,今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93.0万亩、产量28.7万吨,夏粮播种面积、产量均列全省第一。据介绍,这也是我市夏粮播种面积、产量连续20年列全省第一。
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育良种、用良技、耕良田,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好丰景”。最新的粮食产量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4.9%,其中小麦播种面积91.3万亩,比上年增长4.7%;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小麦产量28.4万吨,比上年增长11.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大小麦亩产分别斩获“浙江农业之最”:来自平湖市曹桥街道禾坤家庭农场的大麦百亩方最高亩产637.56公斤、攻关田最高亩产656.15公斤,比原纪录分别增产33.9%和31.9%;来自平湖市钟埭街道的得稻家庭农场则经“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专家现场实割测产,小麦最高亩产达700.94公斤,这是浙江小麦单产首次突破700公斤大关。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占全年总产逾两成,其中冬小麦占比超九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省范围内,小麦也是水稻之后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市历来重视夏粮生产,每年2至3月就大力开展春耕备耕,在夏粮播种、生长过程中注重良种、良技配良法,通过优选良种、现代化农机设备“加持”、精选农业专家组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等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增收。今年8月,在我市海宁举办的全省“浙里粮匠”技能比武中,嘉兴5名“种粮能手”斩获奖项,占全省获奖人数的1/4。
我市还大力开展社会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社会化农事服务中心48家。2024年,嘉兴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首次突破200万亩次。在我市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无人机、自动喷洒机、自动旋耕机等农业自动化设备助力农事生产。
我市夏粮播种面积、产量连续20年领跑全省的背后,其实集成了种业振兴、现代化农事服务、种粮能手、数字赋能等多个要素的关键合力。嘉兴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化服务,深挖扩种潜力,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下一篇:在海宁,邂逅一口咸香瘤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