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8月19日,滨海新区举行“冬枣示范展示基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训会”,通过大港冬枣提质增效技术讲座、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喷药喷肥现场技术演示、绿色防控技术讲解等方式赋能枣农增产增收。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大港冬枣具有600年种植历史,今年种植面积1466.67公顷,预计产量达到8000吨,将于10月开始采摘。其中,80%销往京津冀地区,20%销往广州、成都等其他城市。
据介绍,大港冬枣主要种植于滨海新区大港区域。其中,位于太平镇崔庄村的皇家枣园拥有600年以上的冬枣古树168株,200年以上的3232株。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将大港冬枣录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目前,大港冬枣以“津冬二号”为主导品种,今年该品种种植面积较往年增加了15%。此次培训会通过开设“田间课堂”,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场所+示范户”示范展示模式,加强了农业科技人员、枣农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枣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记者 袁诚
上一篇: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眼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