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高温下,磨炼救援“超能力”
创始人
2025-08-21 03:29:09
0

    岳麓蓝天救援队副 队长王国强传授翻舟自救训练项目的要领。

  “秋老虎”虎视眈眈,长沙依旧骄阳似火。8月17日,最高气温达到37℃,岳麓区梅溪湖水域,毫无遮挡的水面上热浪更甚。岳麓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在开展水上救援实战技能训练。

  体验:“心漏一拍”的险情不过是救援日常

  13时40分,记者来到梅溪湖节庆岛,岳麓蓝天救援队水域搜救三组组长陈冬正在为新学员带训。烈日炙烤下,已经湿透的蓝色救援队服上肉眼可见地蒸腾起热气。

  5艘充气式救援艇在湖面上按照队形有序穿梭,在陈冬的监督下,记者迅速穿戴好救生衣、安全帽。强调动作要领后,陈冬登上充气式橡皮艇进行围绕浮标驾驶训练展示。“S型”“O型”,陈冬驾驶的橡皮艇如游龙般在浮标之间来回穿梭,倒着开也能迅速而又准确地避开浮标。

  记者和3名队员一起登上橡皮艇,进行围绕浮标驾驶训练,在毫无遮挡的水面上,热浪压迫着呼吸。橡皮艇并不像在陈冬手里那般“听话”,好几次碰到浮标,记者驾驶时甚至直接从浮标上压过。短短20分钟,记者回到岸上时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又渴又累。

  结束围绕浮标驾驶训练的队员们在湖边草地上围坐成一圈,回顾之前应急救援绳结的打法。

  不远处的水边,几名新队友在练习“抛绳包”。作为户外水域救援的常用工具,救援人员在水边将绳包抛向落水者,再配合队友利用绳子将被困人员成功拉上岸。队员们利用高抛法、低抛法和侧抛法等方式练习抛绳包,学习怎样收绳二抛不会打结。哪怕是新队员,总长20米的绳索也可以轻松地全部抛出,而记者却只能抛出10米远,正准备求教,“入水姿势”“激流救援姿势”科目训练开始了。

  前往训练地时,橡皮艇内涌入大量湖水,瞬间淹没所有人脚踝,“大家往后靠”,岳麓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王国强迅速反应,并指挥驾驶员加油门,看队员们淡定的表情,让记者“心漏一拍”的险情不过是救援日常。

  “入水姿势”“激流救援泳姿”“翻舟自救”等项目训练一个小时后,记者因为脸色发白被陈冬强制遣返上岸,收获藿香正气液一瓶,训练则持续到18时许。

  感悟:一群平凡的人做最不平凡的事

  “除了这种水域训练项目,我们还有森林灭火、地震救援、绳索救援等训练。”陈冬介绍,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都有本职工作,训练一般安排在周末进行,8个多小时的训练,没有一个人喊累。

  “想着救人,感觉不到疲倦。”陈冬表示,平时出任务只要有时间一定会报名参加。他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救援上百次,每次救援都是在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去年平江发生洪水灾害,我们协助转移被困群众,救援过程持续了一整晚,确认所有被困群众安全转移,大家才感到疲惫,倒地就睡。”

  岳麓蓝天救援队目前正在进行第21期新队员入队培训,通过培训考核的人数超过1000人,经常活跃在各类事故现场和救援一线的队员也接近500人。

  岳麓蓝天救援队作为公益组织吸引着众多热心志愿者加入,其中也不乏“00后”的身影,新队员蓝晚群就是其中一员。“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尽管还未参加正式的救援任务,但蓝晚群相信通过训练,自己很快也能和各位前辈一样,到救援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手记

  汗水铸就生命护盾

  汗,滴下来是37℃。护,提起来是1000℃的热爱。

  从激流险滩到深山密林,岳麓蓝天救援队的足迹遍布每个需要的角落。每次救援的背后,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与危险较量。

  烈日下的磨炼,是在为实战积蓄力量,汗水浸透的衣衫,是使命与担当最清晰的注脚。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以凡人之躯筑起守护生命安全的“钢铁护盾”。当深蓝色的背影出现,希望随之降临,一次次救援行动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曙光。 ■文/图/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忠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饶河县西风嘴子:红色基因催生绿...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大型机械在田间作业。杨启坤摄 □杨启坤 本报记者...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发布三大...   光明日报南京8月20日电(记者苏雁、光明网记者姬尊雨)20日,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
让理论科普可感可触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图:实验员展示比较试验过程。 万晓东/摄本报讯(记者万晓东)随着实验员手举人脸...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串串香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串串香麻辣香锅餐饮店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
炎炎夏日,喝冰镇饮料真的能解暑...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居高不下,大汗淋漓之后,很多人习惯喝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