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初秋时节,河南省开封市“红薯之乡”——万隆乡的蜜薯喜获丰收、抢“鲜”上市、产销两旺。
车行开封市祥符区红薯特色小镇万隆乡,绿色的薯田连绵成片,采收现场一派繁忙,挖薯机来往穿梭,村民熟练挑拣、装箱入车,一辆辆货车载着新鲜的红薯沿着循环畅通的产业路,运往天南海北的各大市场和商超,实现了机械现场采收、现场装箱、物流运输、地头到餐桌的快捷派送。
祥符区位于开封黄河古道,沙质资源丰富,是种植红薯的天选良田,孕育的红薯品相好、商品率高,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年产值超9亿元,已成为该区强农富民的“甜蜜”产业。
“十四五”以来,祥符区交通运输局将“公路+产业”协同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按照“修一条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发展理念和“管养一条公路、促进一方产业、振兴一地经济”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畅安舒美,如条条玉带连接城乡,成为农民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目前,全区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1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71公里,全区所有乡镇、建制村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优良中等路率90%。
特色小镇因路而兴
农村公路畅通,成就了祥符区万隆乡红薯特色小镇快速发展,便利的交通让农民种植的红薯俏销全国,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农民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在种植户柴红龙的薯田里,出土的红薯色泽红润、体态饱满。“咱万隆金沙地的西瓜红,香甜软糯,口感超棒!俺今年种了十几亩,亩产2000公斤,一亩能收入6000多元。”柴红龙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算起增收帐,“收完这茬红薯,再种一茬胡萝卜,还能收入大几万。”近年来,万隆乡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产业,种植面积已扩大到8万亩,并形成从育苗、种植、深加工、运输销售完整产业链条,“公路+产业”效应凸显、红薯品牌越擦越亮、红薯小镇名副其实,年总产值在7亿元以上,实现了从“救命薯”到“脱贫薯”再到“小康薯”的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增添了“薯”光。
在家门口挣钱顾家增收入
在农村公路的辐射下,吸引企业落户万隆乡,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在万隆乡龙头企业龙海红薯育苗基地,110亩脱毒红薯种苗扩繁产量可达1.2亿株,每年种苗销售旺季,可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到基地务工,人均日结工资200元;在该乡薯再来农产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工人们正在打包贴签,负责人陈清刚介绍,万隆沙地蜜薯,售价两元一斤,一直供不应求,这批蜜薯即将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目前的红薯订单接连不断,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如今的万隆乡红薯已入选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乡镇,红薯产业龙头企业龙海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无污染种植基地、全国无公害示范基地。一个以路而兴的“小红薯、大产业、大梦想”的乡村振兴愿景将会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