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玻利维亚举行总统选举首轮投票。根据最高选举法庭的计票结果,“黑马”候选人、前塔里哈市市长罗德里戈·帕斯·佩雷拉以32.1%的得票率位居第一;右翼候选人豪尔赫·基加罗以26.81%得票率位居第二。
根据玻利维亚宪法,因在首轮投票中未有候选人获得50%以上选票,或获得40%得票率且领先第二名10%,排名前二的候选人将在10月19日进入第二轮决选投票角逐。
与此同时,在玻利维亚执政近二十年的左翼力量在此次选举中失利。执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推举的候选人爱德华多·德尔·卡斯蒂略仅在选举中获得3.14%的选票。左翼独立候选人安德罗尼科·罗德里格斯以8%的得票率位居第四名。此外还有2.45%的空白票和19.4%的废票,这一数字表明目前被剥夺了竞选资格的前总统埃沃·莫拉莱斯仍有大量选民支持。这位遭到司法指控的前总统在投票结束后强调高比例的废票是“对旧右翼和新右翼的惩罚”。
决赛圈候选人何许人?
此次得票率最高的候选人、现任参议院罗德里戈·帕斯常被评价“在出生前就已参与政治”。其父是1989年至1993年在任的前总统海梅·帕斯·萨莫拉、帕斯1967年出生于西班牙,彼时他的家庭因西班牙军事独裁而流亡海外,帕斯因此在玻利维亚拉巴斯市完成了学业。他毕业于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专业,并在华盛顿获得政治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帕斯当选为塔里哈选区参议员,2010年出任塔里哈市议会议长,随后于2015年至2020年出任塔里哈市市长。
帕斯在政治光谱上属于温和的中右翼政客。在此次大选中,帕斯的竞选策略低调务实,在选举活动中提出“有些人靠政治谋生,而我们当中有些人则从事公共服务。”在玻利维亚国内经济状况恶劣的情况下,他强调以务实政策改善国家经济,承诺将通过提供信贷、自由进口商品及税制改革来激励国内产业,提升中下层阶级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相比罗德里戈·帕斯,位居第二的候选人豪尔赫·基罗加与左翼的对抗更加激烈。基罗加曾是玻利维亚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在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执政的20年间,他一直是右翼反对派的代表。这位长期保持技术官僚形象的政客曾在德克萨斯州学习工业工程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在IBM等跨国企业工作。进入政坛后,基罗加加入了右翼政党民族民主行动党成员,并在党内步步高升。1997年,基罗加与乌戈·班泽尔搭档竞选并成为玻利维亚副总统。2001年总统班泽尔因健康原因辞职,41岁的基罗加接任总统,任期到2002年。彼时他在就职演讲中表示,“我是在前所未有的、充满戏剧性的情况下就任总统的。”
在如今玻利维亚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基罗加提出进行“彻底的变革”来夺回“失去的二十年”,通过大幅削减公共开支来裁撤左翼政府的冗余支出。他表明自己是“自由贸易主义者”,反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并将主动寻求与欧洲、亚洲和拉美域内其他国家建立自贸合作。此外,基罗加还在政府计划中提出振兴生产、国家数字化、以教育为重点的社会政策和确保司法独立的体制改革。
左翼缘何出局?
无论帕斯与基加罗谁能在二轮投票中胜出,左翼的失败都已成定局。尽管未来政府可能通过组建执政联盟的方式获取尽可能广泛的支持,左翼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已大不如前。
玻利维亚左翼在此次大选中失利的一大因素是内部的分裂。2019年,时任总统莫拉莱斯陷入选举舞弊风波,最终在军方压力下辞职并辗转墨西哥、阿根廷等多地寻求政治庇护。2020年同为左翼的路易斯·阿尔塞就任玻利维亚总统后,莫拉莱斯回国,但此后两人间逐渐产生难以弥合的裂隙,并导致了严重的党内分裂。这一点在此次大选中亦有所体现:除了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推举了候选人外,莫拉莱斯的门生罗德里格斯也以左翼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并受到了其他左翼选民的强烈批评与攻击,加之莫拉莱斯本人频繁在公开场合呼吁“以废票来抗议”,左翼的支持者被进一步分散。
除政治分歧外,糟糕的经济形势也成为了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玻利维亚当前正在经历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燃料和基本商品短缺和外汇储备锐减都使选民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不信任心理和两极分化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左翼候选人的威信并为反对派创造了机会。当然,改善经济也将是摆在未来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新政府必须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来慢慢重建民众的信任,而这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挑战。
上一篇:重奢商业为何偏爱老城区?
下一篇:西安高温:今年为何如此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