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互联网的一些事(imyixieshi)
8月1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揭示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只有不到三成的经销商完成了销售目标,一半以上处于亏损状态。
这份调查覆盖了936家大中型经销商集团和独立门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报告显示,经销商满意度评分仅为64.7分,较去年底大幅下滑。最大的问题在于“价格倒挂”现象严重,也就是说新车零售价低于进货价,导致很多经销商新车越卖越亏。
仅有30.3%的经销商完成了上半年的销售目标,近三成的经销商销售目标完成率甚至不到70%。其中,合资品牌的完成情况更差,自主品牌略好,豪华品牌相对表现最稳定。
数据显示,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仅有29.9%实现盈利。新能源车的经销商表现略好,42.9%实现盈利,传统燃油车经销商则更为惨淡,亏损比例高达58.6%。
从利润结构来看,新车销售几乎成了“赔本买卖”。上半年新车销售的毛利为负22.3%,售后服务则贡献了63.8%的毛利,是经销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金融和保险业务的毛利也下降到36.2%,比去年有所回落。
此外,很多经销商反映,车企给出的销售任务过重,考核繁琐,加上配件价格高、任务却不减,这些都进一步压缩了本就紧张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