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行业)
玩弄流量、煽动舆论的网红,终究会遭到流量的反噬。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林羽
网红张教官向长城汽车道歉,已掉粉50多万
互联网之大,最不缺的就是网红,网红翻车也成了家常便饭。
近日,在抖音拥有超过700万粉丝的张教官发布视频,就之前对长城汽车旗下魏牌的指责和质疑进行公开道歉,并反思了他过去这段时间的情绪化举动。
张教官表示,在停更的一个多月中,他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过去发布的视频和言论,确实给魏牌汽车、粉丝朋友以及广大关心这件事情的网友造成了困扰和误会。
经过和魏牌汽车的持续沟通,这件事的误会已经消除并化解开了,之后张教官和其团队会更加注意语言表达,更加倾听和接受来自大家的批评和指导。
他还特意提到,未来自己仍旧会选择和支持国产品牌汽车,继续使用这台自购的高山8作为出行工具。
至于张教官和长城汽车之间的“恩怨情仇”,还要追溯到今年五月份说起:
5月16日,张教官购买的魏牌高山8(高端MPV)在交付后,于首次高速行驶中突发意外,车辆行驶百余公里后突然降速熄火,仪表盘报警“提示故障,请联系服务站"。
得知这一消息后,长城魏牌成立了专项小组与张教官保持沟通,同时开展救援及上门服务,并沟通后续的处置方案,双方经过多轮沟通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然后这件事一拖,就从5月拖到了7月。
7月2日,张教官在抖音上发布了关于“魏牌全新高山车辆行驶异常及品牌服务情况”的视频,还隔空喊话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希望他能够看到这个视频。
7月3日,长城魏牌发布了一份详细的官方声明,以时间轴形式完整呈现了与张教官团队的沟通历程,展示了他们为解决此事所做的努力:提供代步车、安排换车、建议第三方检测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7月4日,张教官针对长城魏牌的声明作出回应,公开质疑长城魏牌的车辆品质,要求进行权威第三方检测,声称“一分钱赔偿都不要,只为讨个说法”。
7月7日,魏牌店长公开了与张教官团队的对话录音及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张教官团队借事故向品牌索要商务合作,并提出签订保密协议以停止追究所谓“高速失速”事件。
原本以为张教官是“只求真相不要赔偿”的维权斗士,没想到背地里竟然有着与人设相悖的一面,所以网友们纷纷倒戈长城魏牌,觉得车企实惨,认为张教官是为了寻求商务合作才整这么一出的。
这件事情就这样沸沸扬扬地闹了三个多月,网友们除了吃瓜看热闹,也很关心一个问题——张教官自购的那辆高山8,车子本身到底有没有故障。
而张教官最新的道歉视频中,也公布了事故车辆的检测结果,真相终于水落石出:车主未注意仪表盘提示,在纯电动模式下额外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直至电量耗尽停车,并非车辆本身故障。
在各方公正、公开的监督下,事故车辆检测结果已经明确,张教官团队与魏牌汽车及其他相关方均对这一结果表示认可,张教官也进行了公开致歉。
然而,感到被玩弄了的网友们,并不买账。
这条道歉视频的评论区里,充斥着大量反对的声音,张教官干脆把评论权限设置为“作者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让广大网友觉得他道歉的心并不诚。
网友看穿:其实不是知道错了,而是以后还得挣钱。
知道前因后果的网友,忍不住开麦讽刺。
还有网友认为张教官这波维权,真的得不偿失,目前他已经掉了50多万粉丝。
长城魏牌那边,回应十分体面。
品牌方关注到张教官的道歉视频后,很快便发布了一则声明,表示双方关注的问题和误解最终都澄清了,魏牌值得用户托付每一份信任。
流量为王的时代,庞大的粉丝群体造就了网红巨大的影响力,但影响力并非决定是非对错的武器。
当网红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曝光负面事件时,看客会忍不住拍手叫好;可若自恃网红身份,将流量视作要挟的筹码,一切就都变味儿了。
张教官这波翻车,算得上是自食恶果。
那些维权翻车的网红,都怎么样了
先爆火、后翻车,似乎成了每个网红都逃不过的宿命。张教官事件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了网红经济的深层矛盾:当维权成为流量生意,真相往往沦为牺牲品。
而那些玩弄流量、煽动舆论的网红,终究会遭到流量的反噬。
今年2月,抖音百万网红“两个小段”发布视频称,其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导致自己皮肤过敏,引发舆论关注,胖东来对此事件也高度重视。
图源:胖东来在检查相关商品后,胖东来公布了长达53页的最终检测报告:经过三家机构检测,该内裤质量合格,不存在掉色、过敏现象。
备受冤屈的红内裤,终于得以平冤昭雪。
此外网友们还注意到,“两个小段”账号发布的内容中,涉及“过敏”关键词的视频数量颇多。时间拉长到近3年内,其投诉食品商家共计287次,获赔了263次,成功率高达91.8%。
所谓的维权消费者,更像是职业打假人,通过恶意投诉来获取利益。
图源:抖音今年4月,胖东来以“名誉权侵权”为由正式起诉网红“两个小段”,并发起不低于100万元的索赔,丝毫不惯着这种“炒作式维权”的行为。
5月28日,胖东来“红内裤”案宣判,法院判决网红“两个小段”在其个人抖音账号发布宣读书面道歉信的视频,书面道歉信的具体内容需经法院审核,发布后30日内不得删除,同时赔偿胖东来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0万元。
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网红,真相一旦被揭穿,就必须为之付出代价。
此前靠着打假爆火的抖音百万网红“狂飙兄弟”,也陷入过维权翻车事件。
去年7月3日,狂飙兄弟受粉丝委托,带着“三个男孩”同伴来到山东济南二手车行玩车研习社,称粉丝购买的二手车疑为重大事故车,并拿出了质检报告。
老板表示,愿意花18万回购这辆车,让专业机构重新检测。然而经由第三方鉴定,该车辆非重大事故车,网友质疑狂飙兄弟刻意打假。
之后,狂飙兄弟在直播中向玩车研习社道歉,但未被接受。
接着,玩车研习社将狂飙兄弟和“三个男孩”告上了法庭,要求狂飙兄弟和“三个男孩”置顶发布视频说明:原告旗下玩车研习社出售重大事故车、恶意欺诈消费者及偷税漏税、不依法缴纳社保属于谣言。
最后这场有关名誉权的诉讼,自然是玩车研习社赢了。
纵观这些维权翻车的网红,我们不难发现,本应是消费者盾牌的维权行为,却沦为了他们炒作、引流、获利的不正当手段,最后都无可避免地被流量反噬。
这也警醒着大家:尊重法律与事实才是长久之计,任何试图通过“炒作式”路径走捷径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