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语:闽方言反切的民间传承
创始人
2025-08-19 07:11:04
0

宁德市古田县泮洋乡淮溪村一带流行一种话语,当地有些老乡把“鸡”说成lie gi,把“三”说成lang sing,把“太阳”说成lik ni lau ti,把“明天”说成ling ming lang ding。这种话语可以用来进行日常的对话,如朗读报纸、演唱歌曲,现今只有少数人能够说和听懂,也与周边方言不同,显得非常奇怪与神秘。有人认为这是原始南蛮留下的土著方言,也有人认为是早年间当地土匪留下的黑话。

实际上,这是将当地闽东方言经过重新编码之后形成的话语,是秘密语的一种。它的编码规则是把一个音节通过特定的方式分裂为两个音节,第一音节是原音节的韵母加上固定声母l,第二音节是原音节的声母加上固定韵母i,如果原来的音节是鼻音韵母收尾,那么在生成第二音节时加上的固定韵母则改为ing。

例如,“鸡”的方言音是gie,就在其基础上编码为双音节的lie gi;再如“三”的方言音是sang,是鼻音韵母,就编码为双音节的lang sing。其他更多音节的话语,也是在同样的规则下,把原来的每个音节都变更为双音节。例如“太阳”的方言音是nik tau(日头),就生成四音节的lik ni lau ti,前两个音节由“日”的方言音nik分裂而成,后两个音节由“头”的方言音tau分裂而成;又如“明天”的方言音是ming dang(明旦),两个音节都是鼻音韵母收尾,就分裂为四音节的ling ming lang ding。

编码规则落实在音节上的一分为二,单音节变为双音节。因此,无论多长的话语,只要经过这种特定规则的转换,在音节长度上都翻了一倍,原有的话语也被增生的音节所打乱,话语就不再轻易为人所懂。如果不能知晓编码规则,就不能够进行对话交流。学习这种秘密语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熟练拆分音节,流利对话。

这种秘密语是在现有方言音的基础上重新编码形成的,所以这种话语并不是原始南蛮留下的土著方言。那么,这种话语是不是早年土匪留下的黑话呢?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而社会方言是因为社会成员集聚为不同的言语社团而产生的,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目前,这种秘密语的排他性并不强,在民间一定范围内流传。因此,这种秘密语不是土匪黑话,但的确属于社会方言的一种,是一定的社会人群所掌握、所使用的特殊话语。使用这种话语的人有一种身份认同感,认为自己是隶属于这一特殊言语社团的。

这种秘密语事实上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明代已有记载。福建方言韵书《戚林八音》是清初的闽东方言韵书合订本,开创了闽方言韵书的先河,对后世闽方言韵书如闽北方言《建州八音字义便览》、闽南方言《汇音妙悟》《雅俗通十五音》《八音定诀》、闽东方言《加订美全八音》等影响颇深。《戚林八音》由《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和《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两本韵书合订而成。其中《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成书更早,推断至少是在明末。

《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在例言中提到“嗽语”:上字不离三十六韵,柳字八音,下字不离宾之二韵。这里的上字是“柳字八音”,按闽东方言也就是说首音节是l声母;下字“不离宾之二韵”,按闽东方言也就是说第二音节韵母是ing或者i。嗽语的编码规则与宁德市古田县泮洋乡淮溪村所流行的这种秘密语相同。也就是说,淮溪村一带的这种秘密语是嗽语流传到今天的一个现实例证,已经至少有400年的历史。

嗽语本质上体现的是拼音的法则。中国传统音韵学中用“反切”来标识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双声,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叠韵。“双声”与“叠韵”都是传统音韵学的术语,可以分别理解为声相同和韵相同。例如,冬,都宗切。“冬”的声母,与反切上字“都”相同;“冬”的韵则与反切下字“宗”相同。当然,古人的“韵”严格意义上与今天的“韵母”也略有不同,“韵”是包含声调在内的,不含介音或韵头,也就是声、韵之间的过渡音。

反切用两个汉字,即两个音节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体现了古人对语音的认识,说明古人意识到可以自然辨识的音节之下,还可以再拆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拼音,拼读时也依然沿用反切的原理,一般是将原音节拆分为两个音节,第一音节是原字的声母加上一个特定的韵母,第二音节是原字的韵母在零声母情况下的读音。例如,在拼读“赶”(gǎn)时,我们说“哥俺赶”,“哥”与“赶”是同声母的,“俺”是与“赶”同韵母的零声母字。

反切一般是读书人所学习、所使用的,是为共同语服务的,是文教的传承。方言则侧重于口耳相传,方言的语音认知和语音意识需要靠民间智慧的挖掘。嗽语就是方言语音意识觉醒的一种标志。它的编码原理,体现了方言语音在音节之下拆分出了更小语音单位。但嗽语又与传统的反切略有不同。嗽语具有一定的加密性质,因此拆分以后第一音节与原字的韵母相同,第二音节与原字的声母相同。《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例言中提到“嗽语切”:嗽语切与切字法相反。切字以上字作标,下字作箭,嗽语切以下字作标,上字作箭。说的就是嗽语切与反切相比,声母、韵母颠倒、相反。正因为嗽语第一音节与原音节韵母相关,第二音节与声母相关,在解码时就需要先对调以后再进行重新拼合,因此就不像反切或拼音那么顺口,不懂嗽语的人就没有那么容易破解密码。

淮溪村一带的秘密语与传统的嗽语相比,也还有一点不同。传统嗽语由于强调加密性,“柳八音以边求气低等字八音助音”,即如果原音节是l声母,那么在进行“嗽语切”的时候,第二音节要选择其他声母。这其实会导致“不同音节相同编码”的问题,例如“领”嗽“领井”,“井”也嗽“领井”,就容易产生混淆。淮溪村一带的秘密语在400多年的传承中,在这一点上进行了改善,l声母字在编码的第二音节中仍是l声母,例如“老”(方言音lau),编码后为lau li ,“连”(方言音lieng)编码后为lieng ling,这样就避免了相同编码,使每个音节的编码具有唯一性,不再产生混淆。

嗽语在福建地区有一定的传承。民国学者陶燠民《闽音研究》中提及的“仓前廋”就是嗽语在福州地区的流传(“廋”与“嗽”音近,表达的应是相同意义),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记录的闽南漳州方言中的反切语也是嗽语的一种,但其基础方言是闽南方言。嗽语的传承方式主要靠民间的口耳相传,起到一种身份认同、回避人知和游戏娱乐的社会功能。在本质上,它体现的是方言使用者对语音的拆分和理解。总的来说,嗽语是以闽方言为基础,用颠倒式的反切加密而生成的话语,是人民群众对方言语音的认识,代表了百姓的智慧,是闽方言反切的民间传承,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 记者 陈姗 8月18日,天津证监局披露了一起“老鼠仓”案。一位名为李丹的基金经理在2022年3月22...
波音“放飞梦想”走进成都 (来源:中国航空报)  近日,“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以下简称“放飞梦想”)第八届远程邀请...
原创 中... 当你深夜抱着发烧的孩子冲进急诊室时,是否想过急诊医生已经连续工作了 18 个小时?当你在手术同意书上...
【假如大象有朋友圈】终于出伏啦... 今天是8月19日也是正式出伏的日子这意味着难熬的三伏天结束了这个三伏天生活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
琼瑶早年苦情剧《几度夕阳红》:... 阿栈还没读书之前,陪外婆看过一部古早的琼瑶剧。故事讲了两代人的爱情,还结合了家国情怀,思乡元素。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