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乌兰察布8月18日电 (记者 海军 通讯员 云娜)8月15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外经贸公司获悉,截至7月底,今年乌兰察布中欧班列开行量达85列,其中去程57列、回程28列,同比增长46%。
乌兰察布市积极拓展“乌兰察布+”集结模式,开行“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俄罗斯”农副产品班列24列,实现自治区本地货物贸易额4438.2万美元。同时,乌兰察布市与中国—上海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合作,开行“上合示范区-乌兰察布+俄罗斯”班列16列,运输货值2739.37万美元。
为实现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乌兰察布市着力推动中欧班列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开行“运贸一体化”回程班列,为本地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从俄罗斯采购亚麻籽、燕麦等生产原材料1.1万吨,实现贸易额3500万元。
在班列开行量增长的基础上,乌兰察布市积极推动班列产品多元化开发,开发海铁联运班列产品,车里雅宾斯克-海参崴-天津港-七苏木海铁联运通道已开行多式联运班列9列,运输货值219.75万美元;开发纸浆棚车班列产品,与厦门建发纸业合作,在七苏木园区设立俄罗斯纸浆分拨中心,通过铁路棚车班列进口俄罗斯纸浆13列;开通中蒙班列,成功发运1列19箱日用百货至蒙古国乌兰巴托,进一步拓宽了跨境运输网络。
为提升运行效率,乌兰察布市借助“铁路快通”模式出口农产品18列,将每列通关时间缩短至24小时,并创新推出BX70B集装箱板车“一车双箱”装载模式,单节车体可承载2个40尺标准集装箱,运力提升100%,编组灵活性明显增强,目前已开行15列。
据悉,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以来,乌兰察布市累计开行总量已达920列,其中去程724列、回程196列,总货重58.6万吨,总货值16.88亿美元,在区域化发展、产业融合、多元化等方面呈现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