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团队合影。医院供图
在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日常行走的轨迹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绝非一句口号。它烙印在每一次上门量血压专注的指尖里,凝结在每一通问候近况的关切电话里,沉淀在每一次倾听诉说时温暖的耳畔。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龚僖玥家庭医生团队,这支由“全科+专科+特色”人才组成的精锐之师,用专业与热忱,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撑起一片坚实天空。
“徐阿姨,下午在家吗?我们去看看爷爷。”“在的在的!小孔护士,快来吧,爷爷刚才还念叨你呢!”简单日常的通话,却如温暖的光,瞬间照亮了团队的日常。电话那头一句朴素的“念叨”,承载着老人沉甸甸的信任,也让团队成员们更懂这份守护的分量。
王爷爷今年90多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同老友般与他多年相伴。上门访视,为老人量血压、检查足背动脉、调整用药,已成为团队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更悄然化作心底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一次,余医生和小孔护士探望王爷爷时,老人几声轻咳引起了余医生的警觉。仔细听诊后,她敏锐判断:“肺部有湿罗音,要警惕感染,得尽快检查!”团队当即与家属沟通,决定次日一早送医。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且家属一时难以抽身,小孔护士默默提前为他办好了所有就诊手续。正是这次及时发现、专业判断和周到安排,让王爷爷得以迅速康复。
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老人们早已将团队成员视为自家孩子。每次上门,总少不了关切叮咛:“工作别太累!”“天热多喝水!”好几次,他们甚至热情挽留大家吃饭,生怕医生护士们饿着肚子工作。
还有一位程爷爷,与团队签约4年,他性格幽默健谈。每月团队定期的健康监测和指导,听爷爷分享生活趣事,已成为团队日程里一份带着期待的“约定”。
对许多子女不能常伴左右的老人们而言,团队带来了长久的惦记、真心的陪伴,以及紧要关头能够切实依靠的臂膀。而老人们回馈予团队的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依赖和如同亲人般的挂念,则是对这份职业价值最高的褒奖,让每一位成员真切触碰到工作特有的温度与暖意。
关心是双向的,温暖在日常的你来我往中悄然传递、流淌。团队多付出一份细心,老人们的晚景便多添一分安稳与温馨。这份守望与回响的情谊,如同冬日暖阳,温暖了社区,也照亮了每一位老人的金色时光。他们扎根基层,365天用心守护,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努力成为居民健康的“首道防线”和“全程守护者”。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下一篇:精心组织举办主题职工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