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科技赋能,绘就绿色画卷
创始人
2025-08-19 02:50:18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活力中国调研行】  

  大片大片的光伏板在工厂屋顶整齐排列,轻便的机械化清漂船在江面来回穿梭,灵活的智能化机械臂在流水线上精准舞动……

  江水潺潺,青山郁郁。8月,“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底色,触摸现代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脉搏。

  在这片土地上,科技正成为绿色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传统工业实现绿色蝶变

  原材料革新是工业绿色发展的源头活水。

  长江边上,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化工”)生产厂区,一座氢气纯化装置正以“西南地区最大燃料电池车用氢供应中心”的身份持续运转。

  “这套装置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技术,以天然气副产氢为原料,具有氢气纯度高、综合成本低、能耗低和碳排放低等优势。”川维化工甲醇运行部副经理董礼介绍,“满负荷时每天可供应99.999%高纯氢6400公斤,满足260辆氢燃料物流重卡需求。”

  而在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厂房屋顶5.5万平方米的光伏板年发电量约500万度,为生产“添绿”。该公司车间总经理赵万岗说,企业核心产品铝合金后副车架以高回收率铝合金为原料,从源头践行能源循环理念。

  传统工业正通过科技实现绿色蝶变。在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这一转型尤为显著。“我们全面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工厂超过25项绿色工艺技术落地应用,减碳约2200吨;建成的光伏系统年贡献绿电约460万度、减碳约2620吨。”该公司制造中心工艺设备经理周有刚介绍。

资源循环推动绿色转型

  绿水、青山、白云……游客在79米高的烟囱咖啡厅内,喝着咖啡远眺长江美景,脚下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变废为电”的垃圾发电厂。

  走进垃圾发电厂,一点儿异味都闻不到,是如何做到的?“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烟气处理组合工艺、飞灰熟化再循环技术等,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粉尘等排放指标可控制在欧盟2010标准限值的10%以内,实现超低排放。”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部长李旭田说。

  川维化工的烷基废酸制酸回收技术同样实现了“变废为宝”。“废硫酸经高温焚烧裂解、净化等工序,可生产合格硫酸返回上游装置,回收率超98%。”川维化工甲醇运行部西区副主任何强介绍,这不仅实现了硫元素内部循环,每年还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重庆华邦制药在生产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采用密闭式生产设备,减少生产期间污染物扩散、挥发与泄漏。“近年来,我们公司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措施,在各制剂楼屋面新增容积约12立方米的集水箱,通过收集清下水,用于制剂楼屋面的冷却塔补水、卫生间冲洗及室外草坪灌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投入400余万元将多效蒸馏水机替换为热压蒸馏水机,设备综合能耗降低约50%。”重庆华邦制药常务副总经理王曦介绍。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资源循环上发力,建立回收水处理系统,日均节水2.6万吨。“我们还联合终端处置商对使用的有机溶剂进行蒸发提纯回收,每年可减少约4000吨废有机溶剂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该公司总经理刘子超介绍。

科技手段守护绿水青山

  科技在工业生产、资源循环领域推动绿色转型的同时,于生态保护与修复层面,更为绿水青山“护航”。

  你见过10元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吗?那是瞿塘峡的入口,长江滔滔,两岸青山,风景如画。但入口处高达200多米的吊嘴岩面临脱裂的风险,给长江航道带来安全隐患。

  “危岩的破坏、失稳往往具有突发性,留给人们的预警时间较短,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指标的精细程度。”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琦介绍,除了常规对危岩表面裂缝、位移、应力进行监测外,团队还在部分危岩体内部安装了能够进行能量捕捉的微震监测设备。这些预警信息将通过“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数字化应用,第一时间发送到巡查人员和相关部门。

  “这些监测设备结合北斗卫星、无人机与地表设备,构建起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24小时守护岩体安全,为长江航运保驾护航。”王琦说。

  长江清漂也因科技提质增效。8月正值重庆主汛期,江水裹挟的树枝、垃圾,曾依赖人工打捞,如今蓝色清漂船穿梭江面,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了清漂效率。

  “我们启用智管应用平台,通过智能护岸、算法巡江等功能,精准定位漂浮物聚集区,使监测成本降低60%,打捞覆盖率超95%,垃圾封闭转运率达100%。”重庆奉节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吴福春介绍,打捞物经分类后,木材回收利用,其余焚烧发电,实现环保与利用双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目前,重庆已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袁尧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在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展厅内,其研发的画屏展示着《千里江山图》《鹊华秋色图》等古代风景图,让人身临其境。

  走出展厅,真实的绿水青山扑面而来,“两山”理念的重庆实践何尝不是在绘制一幅新的时代画卷!

  (本报记者 王清彬 蒋新军 李宏 张国圣 王鲁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米汽车司机超车致对向车4死,... 8月18日,河南临颍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17日,部分媒体在网上发布或转发“小米汽...
耀州窑牡丹纹执壶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耀州窑牡丹纹执壶造型美观,壶盖呈帽状,圆钮,有两孔。肩部为一周剔花牡...
《再回西游》提升游客过夜率 转自:贵州日报 游客观看《再回西游》。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摄 本报讯(记者 胡玉山...
所谓“旧金山和约”非法无效 台...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邵艺博 马卓言)针对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有关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统计条例》等三部法规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