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指尖立案、云端调解、远程开庭、智能终端自助服务……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落实“数智强院”要求,树立“数智赋能”工作理念,推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让司法温暖可触可感、直抵民心。 “以前打官司要跑好几趟法院,来回一趟就是一天。现在通过‘诉讼服务一码通’平台扫码上传材料,当天就能完成立案。法官还通过视频讲解法律知识,问题讲得清清楚楚,案子判得明明白白。”恩施州恩施市三岔镇某村村民张大爷说。 “诉讼服务一码通”平台是恩施市人民法院打造的移动端综合服务平台,内容涵盖法律常识获取、司法资源整合、典型案例说法等多个方面。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立案、缴费、文书查询、进度跟踪、联系法官、在线调解、庭审预约等多项事务“一码通办”。上线以来,平台注册用户已达6万余人,累计办理各类诉讼服务事项10万余件,其中移动端立案占比达46.1%。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套便携式移动科技法庭设备组成临时法庭……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某村村委会门前广场进行。这套设备轻便易携,自带4G网络和电源,具有庭审直播、证据展示、电子签名、同步录音录像等多项功能。2024年以来,恩施州中院已为11个偏远人民法庭配备便携式移动科技法庭,累计开展“背包法庭”巡回审判130余场,足迹遍布27个行政村。 “刚刚发现被执行人在建始县某银行有资金流动,系统已自动发布预警信息……”在恩施州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通过与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银行等部门网络查控系统对接,法院可一键查询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财产信息,查人找物更加精准高效。今年上半年,恩施州两级法院共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起查询请求4万余次,执行到位率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恩施州两级法院拟引入“文书精灵”智能化应用,自动从卷宗中提取当事人信息、诉辩主张、争议焦点等核心要素,结合法律法规与相似案例,辅助法官撰写裁判文书初稿。该应用试运行以来,单篇文书起草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缩短至10分钟左右,有效解决了案多人少、文书工作繁重等问题,大大减轻了法官的文书撰写负担。 此外,恩施州利川市法院组建“与光行”新媒体普法团队,通过直播、短视频、情景剧等方式,用方言土语解读法律条文,内容涵盖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农民工维权等多个方面。目前,已打造“法治六点半”“清溪夜话”“幺妹‘剧’好看”等多个普法品牌,并深入吊脚楼、民俗村、风雨桥开展“体验式、街坊式、点单式”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