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换了新电梯,心里踏实多了。”今年83岁的孙阴松是北京海淀区华清嘉园的一位老住户,一个月前,依托于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政策,楼里运行了25年的老电梯正式“退休”了。
这两年北京住宅老电梯陆续更新,2025年仅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更新的老电梯就有1万余部。8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处四级调研员王玉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各区正在推进今年住宅老电梯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2040台,完工154台。同时,针对未纳入更新的住宅老旧电梯,目前各区正在梳理储备,提前做好居民工作,争取纳入后续年度项目。
8月18日,东城区景泰西里西区一部电梯正在更新施工。 摄影/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海淀区华清嘉园小区
新电梯投入使用后 社区持续延伸服务触角
位于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华清嘉园小区,自2001年迎来首批住户入住至今已有25年。小区住着2364户居民,既有老住户,也有为了让孩子就近上学、就近工作搬进来的“新居民”,居民们日常生活起居依赖着41部电梯。
“小区建了多少年,电梯就用了多少年。”孙阴松说,小区刚建成的时候,他就住进来了。前几年电梯运行状态一直不错,这几年,开始频繁出现一些小毛病。“有时候,电梯突然就卡顿一下,年头太长了,确实该换了。”孙阴松说,这两年听说能换电梯了,居民们都特别高兴。
“由于该小区环境比较好,紧挨着地铁,周边学校等资源配套也齐全,所以在市场上比较抢手。每年都有不少住户装修,长此以往,电梯的损耗也就比较大。”一位居民表示。
更新电梯大部分居民都高兴,但也有居民有顾虑,比如,换电梯的钱谁来出?电梯换什么牌子?如何统一居民意见,这些问题就摆在了街道、社区的面前。
华清园社区党委书记孙姌苒介绍,在电梯更新过程中,有一栋楼的居民“动静儿”最大。“这栋3个单元只有两部电梯,有一部还经常坏,居民更新电梯意愿强烈,但是对于电梯品牌、后续维修保养等,意见不太统一。”孙姌苒说,为解决问题,社区就在单元楼里开设了“会客室”,多次把居民、物业叫到一起,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几次沟通后,居民们才陆续签字同意更新电梯。
其他楼的电梯更新也同样是“大家商量着办”,孙姌苒介绍,社区工作人员前期逐户走访调研,详细记录居民对电梯更换的诉求与顾虑,比如老年居民对施工周期的担忧、年轻家庭对费用分摊的疑问等。“我们还多次对接物业公司,梳理电梯产权归属、日常维护记录等基础信息,为协商会议做足准备。多次召开协商会议,汇聚街道相关科室人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及电梯更换厂家代表,针对收集到的问题逐条商议:对施工时间冲突,协调厂家调整作业时段,避开居民早晚出行高峰;对施工期间的临时出行保障,联动物业增派巡逻岗、设置临时扶手等。”
此外,针对接诉即办产生问题较多的华清嘉园10号楼1号电梯,社区工作人员连续多日组织专题协调,一方面向居民耐心解释厂家垫资的可行性与后续费用结算流程,打消大家对“后续追责”的顾虑;另一方面与厂家明确垫资范围、施工节点及验收标准,最终促成厂家先行垫资更换的方案,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这一过程中,社区全程跟进施工进度,每日在居民群通报进展,协调解决施工噪音、垃圾清运等突发问题。
新电梯投入使用后,华清园社区并未止步于“问题解决”,而是持续延伸服务触角,社区牵头建立“电梯维护档案”,详细记录每次保养时间、更换零件型号、厂家上门记录等信息,由物业定期更新并向居民公开。一旦接到居民关于电梯运行的新反馈,社区会在24小时内联系物业和厂家核查,比如有居民反映夜间运行噪声略大,社区当天就协调厂家上门检测,调整了轿厢减震装置,快速化解了担忧。
东城区景泰西里西区
施工噪声大 永外街道开启电梯更新“静音模式”
在今年迎来新电梯的还有东城区永外街道景泰西里西区的1562户居民。
小区建成于2005年,共有16栋楼、46部电梯。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属于高层住宅,电梯有的在更新、有的已经更新,其余的将在今年完成更新。
据永外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四级主任科员孙嵩焘介绍,小区现有的46部电梯使用年限长、运行故障率高,频繁出现运行异响、按键失灵等问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影响居民日常出行,居民更新改造意愿强烈。不过,前期由于该小区专维资金存在100余户空户,且物业费收缴率偏低,物业企业入不敷出,多年来难以推动电梯更新改造工作。
“今年,我们计划利用国债资金和区级补助资金,对46部电梯分批次完成更新,让群众切实享受电梯更新带来的‘一键幸福’。”孙嵩焘说,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电梯更新期间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他们将46部电梯更新分为三个批次,按单元顺序拆除安装。该小区实施“夜间静音作业+日间高效施工”模式,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作息的影响,同时,提前与电梯制造厂家沟通定制进度,通过自筹资金垫资确保按时足额供货,该小区整体工期较原计划缩短30%。
在电梯更新过程中,该小区还建立“内部调度群+业主服务群”双重微信群,每日同步公布施工进度、次日计划及注意事项,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盯群,快速响应居民咨询,并逐户送达《施工告知书》,明确标注噪声时段、应急联系方式。提前7天公示大型设备进场和卸货时间,避免居民临时停车冲突和噪音扰民,让居民“心中有数”。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等群体,项目推出多项暖心服务:免费提供爬楼机,为不便出行居民提供药品、生活物资代送上门服务。提前将拟拆除电梯的楼道步行梯、天台的照明全部更换为常亮照明,确保施工期间通行安全。
居民对电梯更新工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施工期间未发生因沟通不畅或服务缺位导致的矛盾纠纷。
新进展全市已有2040台老电梯启动更新
记者探访的东城区、海淀区,住宅电梯更新进展是否顺利?东城区房管局物业科副科长杨琳介绍,2024年开展试点并积累经验,截至2025年7月31日,首批1100部更新电梯中,开工率已达35%,整体进度位居全市前列。
海淀区住建委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办公室副科长任恒阳介绍,北京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落点落图系统显示,海淀区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6000余部,经年初申报联审,海淀区2025年获批支持更新1300部。
接下来,海淀区将对获批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加强项目指导,加快组织实施,完成电梯更新。同步,对其他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开展重点摸排,开展逐台梳理业主更新意愿、房屋性质、专维资金情况等工作,持续做好项目储备。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让居民上下楼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全市情况如何?北京市住建委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处四级调研员王玉平介绍,2024年8月起,本市开始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优先支持使用年限超过20年、不符合现行安全标准、运行故障率高、居民更新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2025年,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列为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本市1万余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各区正抓紧推进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2040台,完工154台。同时,针对未纳入更新的住宅老旧电梯,目前各区正在梳理储备,提前做好居民工作,争取纳入后续年度项目。
8月18日,景泰西里西区,施工人员正在抬运电梯承重钢梁。
上一篇:“银”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