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农田四合的庄台,住宅大多是二层小楼。
83岁的郭华才告诉记者,现在的庄台住得幸福。
庄台上的超市里,陈列了不少旅游新产品。
为抵御淮河洪水,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居民垒起了高台、安起了家。131个庄台作为淮河治水特殊的防洪工程,在史上王家坝闸16次开闸泄洪中,成了留守蓄洪区居民性命攸关的“安全岛”。近年来,阜南县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投入资金13.42亿元,通过县城购房补贴、货币化安置等方式,从庄台搬出3万多人;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庄台治理和规划,改善庄台生活环境。
蓄洪区里的庄台建成啥样了?留在庄台上的群众生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进行采访。
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庄台上
记者来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跟着导航将车一直开到了曹集镇西田坡庄台上。记者下车看到,一辆大型清扫车正在庄台上缓缓行驶,道路两侧不时能看到轿车停靠。
“不仅轿车可以开上来,大型货车也能开上来!”一名村民说,要是在从前,沿泥巴路空手走上庄台都费劲。
庄台上的一座凉亭里,记者看到五六位村民正在聊天。“现在庄台建设得太好了,住这里舒服。”83岁的郭华才告诉记者,他在庄台住了六七十年。以前根本不敢想:现在庄台绿化整齐,有自来水,还有空调,就像是住在景区里。
最让郭华才满意的是庄台上的道路——以前房屋参差不齐,间距极窄,供人行走的巷道抬头只能看到一点天空,大家经常笑称这里就是“一线天”。
“目前,西田坡庄台下还有20多户常住居民,很多群众已到搬到当地保庄圩或曹集镇上了。”阜南县曹集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常住户搬迁,政府部门对庄台进行治理、规划和绿化改造。现在庄台上有了宽阔的马路,汽车可以驶上任意一座庄台,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坐便器,干净卫生、舒适宜居乐业的局面已经成为庄台人的生活常态。
记者在西田坡庄台看到,庄台四周被凹凸有致的“古城墙”护卫着,高高的水塔好似一座瞭望塔,屹立在庄台中央。一户人家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块电子大屏,显示实时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成为蓄洪区内一道美丽风景线。
“水塔是以前的,现在不用了,就在上面安装了一个大钟。”阜南县曹集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民一抬头就可以看时间。如今庄台上不仅有很多两层小洋楼,还有很有园林特色农家小院。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好多市民来庄台游玩打卡。
依托独特景观吃上“旅游饭”
庄台是蒙洼蓄洪区诞生的一种特殊的防洪工程,也是当地人民长期与洪水抗争的产物。每当淮河防汛告急开闸蓄洪时,村民住在上面可保安然无恙。
阜阳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庄台作为淮河治水特殊防洪工程,在王家坝闸16次开闸泄洪中,成为131个“安全岛”。近年来,阜南县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投入资金13.42亿元,通过县城购房补贴、货币化安置等方式,从庄台搬出9000户3.3万人,搬迁率超过60%;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庄台治理,以良好生态环境来发展乡村旅游。
记者在西田坡庄台看到,这里不仅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户户通硬化路、接入污水管网,还依托独特景观发展起生态旅游,一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现在夏天来的游客还比少,要是在春天,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在西田坡庄台上的一家超市内,店员郭国恩说,这里已成阜南县小有名气的景点了。他们为此还开发10多种旅游新产品,有特色农产品、工艺品以及印着庄台全景的纪念品,供游客选购,销售还不错。
阜阳市旅游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田坡庄台只是阜阳众多小有名气新景点之一。近年来,阜阳通过打造100家乡村旅游点、8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条休闲农业观光线路,带动近10万农户端起文旅“金饭碗”,阜阳已成为旅客净流入主要目的地之一。
庄台治理带来幸福新生活
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千百年来,治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课题。近70年来,“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忠诚守护着中下游安全,“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家喻户晓。
2020年7月20日,王家坝闸开闸,蒙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蓄洪。不同的是,经过整治,如今庄台的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改善,实现了华丽蝶变,成了一幅庄台人家口中“坡下绿草坡上花,水底鱼儿水中鸭;若问人间哪里好,美丽庄台是我家”的美好画卷。蒙洼蓄洪区所折射的,不仅是一部治淮史,也是中国人民斗争史的一部分。曾经的洪水中的孤岛,如今成了一座座“美丽之岛”“希望之岛”。
“今年这棵枣树结的枣特别多,预计可以摘个三四十斤。”村民郭华平告诉记者,庄台上从前别说有果树,连种个菜都没有地方,那时候地少人多,有点地儿都盖上房子住人,发洪水时村民吃青菜都需要坐船去几十里外的县城买。
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阜南县计划打造“一环引领、六区共建、景村联动、全域发展”格局,形成“7+1”庄台主题示范区与18个未来乡村场景,庄台治理工作为行蓄洪区群众带来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王振宇通讯员韩振摄影报道
下一篇:庐江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