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创始人
2025-08-19 02:11:47
0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电池生产线。

  极智嘉庐江基地正在进行机器人调试。 

  近年来,庐江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以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做文章,通过“工业+文旅”的新模式,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描绘出庐江县波澜壮阔的新发展画卷。

工业强县助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庐江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强空间统筹布局,通过“三区协同”取得“三新突破”。建成了全省领先的动力电池材料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庐江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在省级评估中位居前列。2023年、2024年,庐江县连续两年获评安徽省县(市、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实现传统资源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蝶变。

  据了解,该县的“三区协同”主要是合庐产业新城(台创园)、庐江化工园和庐江高新区协同发展。 “三区协同发展,取得了三新突破。”据介绍,“三新突破”主要是工业能级迈上新台阶、产业体系构建新格局、数智赋能驱动新引擎。

  工业能级迈上新台阶。2011年划入合肥之初,庐江工业基础最为薄弱,规上工业总产值仅有97.7亿元,2021年为273.5亿元, 2024年达到436.6亿元,实现翻番式发展。“十四五”以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新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年均工业投资规模达97亿元,年均技改投资增长率达27.5%。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8户,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7户,国轩庐江基地成为全县首个工业产值超百亿的企业。

  产业体系构建新格局。围绕合肥市主导产业,狠抓“双招双引”,系统谋划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如新能源电池产业,围绕“四大主材”,招引了国轩、超电、星源等一批企业。磁性材料产业,围绕“上游材料、中游生产加工、下游应用”,招引了上市公司北方稀土,培育了大地熊、龙磁2家上市公司和万磁等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围绕联想等龙头企业配套,引进了上市公司春秋电子旗下的博大、精深精密等企业,产品覆盖计算机外壳、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育了德科电气、微特电机、摩腾等细分领域知名企业。未来产业方面围绕机器人产业,“无中生有”引进了仓储机器人龙头企业极智嘉等。

  数智赋能驱动新引擎。实施专精特新梯次培育,积极建设创新平台载体,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发展赋能提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2家、专精特新企业149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10家),打造了大地熊稀土永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轩低碳能源新材料研究院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1个,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数字化车间12个、市智能工厂8个。战新产业产值由2021年的103.6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69.89亿元。

“文旅+”模式助力经济发展

  近年来,庐江县“文旅+”模式以其强大的产业融合能力和经济带动效应,成为激活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我们把重大项目全周期推进,实现多元业态产品供给。”据庐江县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庐江县通过创新招商运营机制,加大品牌创建和营销体系升级,特别是持续加大民宿产业集群化发展,走出了庐江县“文旅+”模式,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长三角生态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

  据介绍, 2021年庐江县建成冶父山七彩凤凰谷里等9个项目,2022年矾矿文旅综合体开工,2023 年庐南川藏线竣工,2024 年新建成季高乐园等20余个项目。累计推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超60个,总投资超 66.8 亿元,争取上级财政衔接资金实施长冲村文创综合体等20余个项目。

  在多元业态产品供给方面, 野坡咖啡成为网红打卡地,金汤湖夜游项目、喵山谷、玛雅森乐园陆续开业,推出“周小瑜”文旅IP表情包。2023 年庐南川藏线获“长三角精品自驾游线路”,国庆单日接待自驾车超 5000 辆,2024 年开通合肥 - 汤池定制公交专线,开发文创单品 16 款,销售额突破 1000 万元。自2020年起,该县已先后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金奖4枚、银奖5枚、铜奖3枚。

  持续努力换来丰硕成果。近年来,庐江县文旅产业核心经济指标增长很是亮眼。接待规模与收入持续攀升。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81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66.8亿元;2022年游客量达 856.4万人次,收入68.5亿元;2023年突破千万人次达1025.5万人次,收入79.56亿元;2024 年接待游客1201万人次,收入 91.5亿元。四年间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1.2%,旅游收入年均增长8.8%。

  产业带动效应显著增强。文旅直接就业人数从2021年的1.5万人增至2024年的 2.8万人,民宿、研学等新业态带动关联就业超5000人。2022 年整合乡村振兴资金1.5亿元建设11个民宿产业项目,2024 年民宿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近900万元,赛然科技、奇迹农庄等2家企业升规,文旅产业对 GDP 贡献率在12%以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 记者 金学永 通讯员 王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8日!福州这些场馆免费或低收费...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在这个健身爱好者共同的“节日”里,福州市开放一批免费和低收...
陕西西咸新区:串珠成链,文旅带...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许丹娜  8月15日傍晚,在陕西西咸新区诗经里小镇,...
特朗普开导泽连斯基:不必非得有... (来源:上观新闻)据CCTV国际时讯报道,当地时间8月18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乌克兰总统...
纽约汇市:美元小幅走高 市场聚...   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杰克逊霍尔年会讲话前,市场交投清淡,彭博美元指数小幅上涨,G-10货币窄幅...
得州宣布麻疹疫情已经结束 卫生... 财联社8月19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一,得克萨斯州卫生官员表示,历经7个月、波及762人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