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厚璞
每当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金龙鱼油广告的片头,一位农民面带丰收的喜悦,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公家和几个玩伴一起,在花生地里烧花生吃的情景。
一天,日头已架在树梢,沃野苍茫,特别诱人。我和几个玩伴收起陀螺,勾肩搭背,蹦蹦跳跳,向田间走去。看飞鸟归巢,看小蜜蜂、小蝴蝶在棉花地里的密叶上起落。不知那尚未变黄的绿色棉叶是否仍散发出甜甜的香气,吸引小蜂蝶迟迟不肯离去?
我们尽情地玩耍,然后在一片花生地的一角,站在几棵花生叶秧上用力踩踏。这地是沙土地,特别松软,最适宜花生生长。在叶秧上踩几下,然后抓住叶秧向上提,边提边抖,花生根须上的沙土纷纷散落,一串串又白又壮的新鲜花生呈现眼前。我们弄来拳头大小的土块垒起一个窝,把半干半湿的叶秧点燃塞进土窝里把土块烧热。花生叶秧浓烟升腾,为安宁的沃野增添了一道不和谐的色调。
火熄了,即把花生塞进去,把滚烫的土块推倒,埋住花生,在一旁玩耍等待。觉得差不多了,即把热土扒开散热,待花生不烫手了,便围坐吃起来。半生不熟的新鲜花生汁多,又脆又甜。在吃到开心处,一位玩伴身子向后一仰,舒坦地躺在地上,又很快坐起,细细咀嚼,那神态我至今不忘。
吃完了,天就黑了。村庄炊烟袅袅,在田间劳作到最后的大人们收工回家,我们也随之站起,拍打身上的灰土,走近村边一个水塘蹲下,捧水洗去嘴边上的黑灰,再用两个衣袖在嘴上左右一拉,起身一溜小跑,各自回家……
儿时往事,有些记忆是刻在脑海里抹不掉的。我这个年逾九旬的老顽童,每当忆起,就会禁不住脸上的皱纹一挤,在笑意中重温一次。
下一篇:美乌总统这次会晤要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