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茵 摄影 姚文生)昨晚,2025保利(天津)国乐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奏响,众多国乐爱好者齐聚现场,在胡琴、竹笛、扬琴等民族器乐的合奏中,感受传统与创新碰撞的艺术魅力。
音乐会以胡琴四重奏《弓弦舞》拉开序幕,杨雪、赵元春、邓超伦、赵露雨四位演奏家默契配合,将作曲家李博禅传统民间说唱与西方爵士乐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通过复调与主调的交替,既凸显胡琴“弓、弦、舞”的灵动,又挖掘出重奏形式的多元可能,一开场便点燃现场气氛。
随后,王华带来竹笛独奏《幽兰逢春》,乐曲以昆曲为素材,延续赵松庭、曹星原作对周恩来总理的缅怀之情。悠扬婉转的曲调中,江南曲笛的温婉特质尽显,仿佛让听众看见“兰花逢春”的清雅意境,余韵悠长。
许学东演绎的扬琴独奏《黄河》掀起全场高潮。这部改编自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作品,以六个乐章层层递进,从“黄水谣”的深沉到“保卫黄河”的激昂,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抗争的壮烈场景,扬琴的铿锵音色中流淌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笙协奏曲《角儿》中,翁镇发的演奏与栾景旭的钢琴伴奏相得益彰。作品取材京剧南梆子旋律与行弦,融入锣鼓元素,生动刻画“角儿”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轨迹,那句“不负韶光不负天”的深切情思,通过笙的婉转与刚劲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下半场,胡琴重奏《梦回良宵》带来别样韵味。赵元春改编的这版作品,在刘天华原作《良宵》的团圆意境中,融入江南丝竹韵律与江阴水乡风情,杨雪等演奏家的演绎让经典焕发新生。董晓琳演绎的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则以李白诗句为灵感,灵动节奏勾勒出细腻情思,琵琶的清脆与钢琴伴奏交相辉映,尽显“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浪漫。
压轴登场的古筝协奏曲《紫禁·瑶光》堪称本场演出视听亮点。吉炜领奏的团队以传统筝搭配七声弦制古筝及复原古乐器筑、轧筝,在王梓硕的打击乐配合下,既展现宫廷音乐的风雅,又以“玉之光采”颂扬君子品格,古朴与创新的融合赢得全场持久掌声。
据悉,本届国乐艺术节将持续至8月23日,其间近十场演出及惠民活动将陆续在天津大剧院开展,众多民乐名家与教授将齐聚一堂,为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
下一篇:精准发力,作业质量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