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发长篇小说《大海风》亮相上海书展
创始人
2025-08-18 00:51:31
0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当我决定写一部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将目光投向了二十世纪初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北方的海洋上曾有日寇带来的血腥气息,更有中国人的坚韧反抗;曾有列强在海运上的霸权,更有中国航运家实业救国的不懈奋斗。”作家赵德发带着最新长篇小说《大海风》,日前亮相2025上海书展“行进中的风景2025——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与读者见面。

  赵德发说:“《大海风》是我酝酿了三十年,用三年时间创作完成的作品。”五十余万字的《大海风》以黄海之滨的马蹄所和青岛、上海、大连等港口城市以及广阔的海洋为故事发展的“流域”,展现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中国知识分子实业救国的理想与实践。小说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小说似“时间胶囊”保留时代细节

  《大海风》是赵德发的第十部长篇小说,是他第一部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他曾创作过“农民三部曲”,从“拥抱土地”到“走向海洋”,他为何经山历海完成创作转型?

  “这是我创作中的重大‘战略转移’,是浩瀚的大海、变幻的大海给了我创作的动力、求新求变的勇气。”赵德发说,上个世纪初,忧思深重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民族自强之路,日军侵华横行霸道,百姓遭受劫难时,中国人英勇不屈的全民抗战,更是坚定了他创作海洋题材小说的初心,“我要以这三十多年为经,以海洋故事为纬,编织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小说涉及多种商贸经济活动,描绘宏阔又纤微的文学场域,挑战是艰巨的。“写这部大体量长篇小说经历了长途艰难跋涉。”赵德发从历史文献中打捞起一网又一网的素材,学习了地域文化、海洋船运、渔业知识等,去和渔民交谈,甚至跟随他们出海打鱼,深入了解渔业习俗和渔家风情。赵德发表示,这部小说犹如“时间胶囊”,保留了丰富的时代细节。为此,他阅读了《海洋与文明》《中外海战大全》《中国古代航运史》《渔业史》等大量专业书籍,还在海水养殖总场挂职,与全场职工一起抗击过风暴潮。他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开展大量深入采访,完成了长篇纪实作品《黄海传》,为创作《大海风》打下扎实基础。小说中俯拾皆是的历史细节,给读者以强烈的代入感。赵德发说:“上世纪30年代青岛的电话号码是几位数,装一部电话需多少钱,都要有根有据。细节真实,小说才丰满,才能准确表现世道人心。小细节与大时代,是相依相存,相互印证的。”

  从命中无船到命中有船再到抗敌沉船

  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吴义勤认为:“《大海风》是中国海洋文学的集成之作,突破了传统乡土文学的叙事范式,以海风的双重性(习习惬意与狂暴无常)对应人物命运:邢昭衍的创业历程如海浪般起伏,最终在日军侵华时沉船明志,完成从个体奋斗到民族大义的精神升华。”

  主人公邢昭衍是邢家三代人中的承上启下者,三代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中有不同选择,最后齐心协力于坚韧抗日的家国情怀。小说对邢家三代人的刻画,描摹出了时代发展的渐进线。赵德发坦言,他最下功夫的还是如何塑造好人物,这是成就长篇小说的关键。“邢昭衍既有自强不息的儒家风骨,又有向海图强的革新意识。但我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顺风顺水的幸运儿,而是叙写他的经历曲折多变、命运大起大落,充满磨难的人生状态。”赵德发表示。

  邢昭衍的父亲邢泰稔是处处节俭的传统渔民,他为自家的四桅帆船遭遇大海风被毁而忧伤胆小,起初他反对邢昭衍出卖田地去造帆船,后来他去青岛治病返家时,亲历日本小火轮船员欺负中国人。他毅然拿出一生的积蓄,支持儿子买船,经营青岛往返家乡的航线。邢昭衍的儿子邢为海离开家乡到青岛读书,接受了启蒙新思想,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敢于担当,走上街头,唤醒大众。起初,他不理解父亲的实业救国,后来与父亲一同破釜沉舟保家卫国。

  邢昭衍从贫困窘迫“命中无船”,到发奋自强“命中有船”,最后为了抗日御敌“主动沉船”。他多年来在风浪中求生存,在风险中谋发展,积累资本,陆续购置轮船,形成船队。当侵华日军要强占青岛时,他将千辛万苦购置的多艘轮船沉入胶州湾航道,以阻挡敌舰。“我读到那些历史资料,为阻止日本军舰侵入青岛,不少中国军舰与民船都自沉于胶州湾航道。这悲壮的举动震撼人心。”赵德发说,“我将这一幕作为民族航运家邢昭衍事业的落幕,着力刻画他实业救国的情怀和抵御日寇的大义,这也是祖孙三代人民族精神的闪亮。”

  成就一部长篇小说,要浓墨重彩写好主人公,还要精雕细刻人物群像。小说从邢昭衍的人生走向,引出家庭与社会的两条线,延伸出众多的人物关系,展开了丰富的社会层面,描摹出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有他的妻女和篣子、翟蕙等女性形象,有“身为良医,心怀良相”的靖先生、为当地渔民造船的邢大斧头、航海超人船老大“望天晌”,还有贯穿全书的真实历史人物德国学者卫礼贤。赵德发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写进这部小说,称之为“移花接木”,更好地描绘时代样貌,增强故事力度,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深入思考。

  《大海风》的寓意是多重的:大海风是掀起滔天巨浪的海上来风,也是引起时局动荡的时代之风,其中有“西风东渐”“东风西渐”的交流之风,还有日军侵华的血雨腥风。大海风,是赵德发心里的意象,他说:“大海风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大海风是迅疾的,我要写出36年来海上变迁与诸多人物的命运,以及人生相遇大海风,人物内心的波涛汹涌。”

  据《文汇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八百里加急这么的赶 为何不... 还不知道:800里加急为何不用飞鸽传书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
百日燃情,铸就“苏超”传奇 (来源:新华日报) 8月17日,南京珠江路商圈的电子大屏现场直播南京和盐城的比赛,吸引众多市民...
机器人赛场试错是为了服务人类不...   “为啥机器人撞人了?因为它跑太快,信号都超出遥控范围了”“天工能自主奔跑,这是它的加分项”“非常...
宜兴抛弃“石头经济”打造“世外...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俞圣彤 洪叶 江南盛夏,竹海翻涌。走进宜兴市西渚镇白...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吗?他...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吗?他是不是汉献帝的“皇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很多人读《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