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近日,有着“夜明珠”之称的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跃出”地面
正在加速回归城市舞台
百年前
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成立
不仅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更在思想解放与体育教育领域
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
本期体“谈”记忆
小体就与大家一同聊聊这所学校的故事
初创
1910年,中国体操学校女子部创设于上海老西门白云观,由中国体操学校创办人之一王季鲁先生兼任校长。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施以适当之教育,养成知识技能完全之女教员”,每年春、秋季各招生一次,学制为一年半,在课程设置上分学科和术科两类。学科课程有伦理学、教育学等;术科课程有体操、拳术、武器等。
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第四届本科生合影
该校开办后曾招收了两届学生,不过由于当时新学制颁布不久,社会上风气未改,女子学体育被视为奇事,因而入学者较少,两班学生合计仅有二三十人。
更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被迫停办,全体学生都参加了学生革命军,成为我国第一批女学生革命军。女学生荷枪实弹,整队上街,英姿飒爽,引人注目,一时传为美谈。
1913年学校恢复办学,因校舍、经费等均与男子分开,故更名为“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王季鲁先生增聘了中国体操学校毕业生段钢城、张梦吉等为教师,加强教学力量。在宝山租赁民房数幢作为校舍,学生增至40人左右。1917年,学生又略有增加。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学校推选陆礼华等五人成立学生会,组织学生整队外出宣传,后与其他多校集中在公共体育场开大会,成立了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五四运动后,学校曾两度迁校,王季鲁先生将校长职务让予本校第一届毕业生华豪吾担任。而在华豪吾离校后,学校又经历停办,后由本校毕业生杜宇飞组织复校,担任校长期间又两次迁址,曾与两江体专合并办学,后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彻底停办。
回响
中国女子体操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女子体育专门人才的学校,它是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中国近代女子的思想解放和身体解放均有着示范性和标志性的意义。
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学生们自信从容地展现姿态
如今在国内外各大赛场上,大家总能欣赏到体操运动员挥洒汗水的曼妙身姿,她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精神更是激励着很多人。从当年白云观内的简陋体操房,到如今世界级的体操场馆;从艰难成立第一所培养女子体育专门人才的学校,到如今向着体育强国不断迈进,这些都离不开一代代体育人的坚持,书写了一部从“艰难起步”到“辉煌绽放”的奋斗历史。
原标题:《体“谈”记忆|翻开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历史的“第一页”》
栏目编辑:江妍 文字编辑:沈毓烨
来源:作者:上海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