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川股新闻记者 彭瑀珩
行情回顾(8月11日至8月15日)
市场整体表现:
回顾一周A股,沪指一路高歌猛进。周三,沪指实现八连阳,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收报3683.46点,创近4年新高;周四短暂冲高回落,盘中触及3704点后收跌;周五低开高走,收涨0.83%报3696.77点,直冲3700点未果,但全周累计上涨1.7%,连升两周累涨3.8%。从成交量来看,周三至周五,全市场交易额都在2万亿元高位之上,市场投资热情高涨。
上证指数:周涨幅1.7%,收于3696.77点;
深证成指:周涨幅4.55%,收于11634.67点;
创业板指:周涨幅8.58%,收于2534.22点。
本周市场呈现鲜明的“金融搭台、科技唱戏”的双轮驱动的特征。周三在证券板块强势推动下,午盘后一举冲上3688.63点,最终收报3683.46点,稳稳站上市场期待的“3674.40点”关口之上。周四市值3万亿的保险板块和市值4万亿的证券板块带领下沪指冲关,但证券板块午后乏力,导致距离3700点一步之遥。周五保险板块和证券板块再次发力,带动指数稳步上升。本周科技股反复活跃。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等板块表现强势。芯片概念股集体走强,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光刻机板块周涨幅达7.35%。液冷服务器板块周涨幅达10.02%,PEEK材料板块周涨幅达11.14%。
自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充沛的市场流动性与对中长期政策的积极预期如同双引擎,合力推动A股稳健上行。在赚钱效应的强力吸引下,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形成正向循环。短短四个月时间,A股总市值已如滚雪球般累积膨胀超过18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动能。
尤其是上证指数成功跨越2024年10月8日的前期高点,这一突破被众多证券机构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不少证券机构认为,这标志着本轮行情上涨空间被进一步打开,这一突破有效强化了市场风险偏好,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信心。随着A股赚钱效应的水涨船高,内驱动能中的核心因素,即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已进入良性循环,如同蓄水池水位不断抬升,为行情进一步演绎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当前。市场目光聚集在了下一个关键阻力点——2021年的历史高点3731.69点。若能成功攻克此关口,上证指数将创下十年新高,站上名副其实的“十年之巅”。
在指数成功站上阶段高位、市场情绪高涨之际,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指数突破后,市场波动性往往加剧,犹如船只驶入开阔海域,虽前景广阔,但风浪也可能随之增大。尤其需要警惕的是,8月底中报业绩披露高峰临近,犹如“退潮”时刻将至。那些缺乏坚实业绩支撑、被资金推至高位的故事型题材股,可能会面临回调风险,不仅会拖累相关板块,也可能对整体市场情绪带来短期抑制。
展望未来,投资者将如何选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市场持续走高、情绪一片欢腾之际,投资者尤需保持一份“冷思考”。市场快速上行容易催生“怕踏空”的焦虑情绪,导致投资者在未深入研究或没有明确策略的情况下冲动入场或频繁换手,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耐心等待更具确定性的机会,方能在牛市的“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
毕竟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等待机会的耐心和保护本金的风险意识。
四川板块表现:
据同花顺数据,四川板块指数周五报收于5780.47点,周涨幅1.23%。从周线来看,四川板块已实现8连涨。得益于液冷服务器、光伏概念、人形机器人等概念板块影响,板块内金时科技、富临精工、东材科技等多股周线收涨。板块内,新易盛五日涨幅达27.94%,居川股首位;第二名川环科技在周五实现“20cm”拉升,五日涨幅达27.58%。
川股动态
增资1亿元!豪能股份加码新能源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业务
8月12日,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和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产业布局及建设进度,增强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豪能”)资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重庆豪能增资1亿元。
公告显示,此次增资主要用于重庆豪能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的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业务和机器人业务的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据悉,豪能股份于2024年9月份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同,约定以重庆豪能为项目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一期投资总额10亿元,旨在建设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等产线,并布局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领域。
豪能股份表示,此次增资将夯实重庆豪能的经营基础,有力推动公司整体战略落地与业务拓展,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豪能股份主业为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13.4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30.42%。
中自科技获新能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定点
8月15日晚间,中自科技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某国企汽车集团某平台新能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定点开发通知书,公司成为其新能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供应商。
中自科技表示,本次项目定点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及产品质量的认可,对公司业务拓展和未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定点通知书不构成实质性订单,具体供货时间、价格、数量以后续正式供货协议或销售订单为准。
中自科技是我国环境催化剂领域的少数国产厂商之一,主要产品包含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工业催化剂和VOCs催化剂等。近年来,公司依托现有技术优势,积极向储能与储能+业务、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业务拓展。
中自科技表示,公司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可用于商用车及乘用车,其中一半左右乘用车催化剂为配套增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因此,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蜀道集团旗下矿业巨头海外“淘矿”,拟买下两宗中亚大型矿山
因业务需要,蜀道投资集团全资直属企业——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宏达集团”)准备收购两宗海外大型在产矿山。
日前,蜀道投资集团已经在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发布了《宏达集团吉尔吉斯斯坦矿山项目专项财务顾问中介机构选聘公开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显示,宏达集团拟收购亿阳资源有限公司(香港)100%股权,通过其合计持有的中亚锡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获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两宗大型在产矿山矿业权。
为推进这一收购,宏达集团现需选聘一家财务顾问中介机构为本项目提供专项财税尽调及审计服务。本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出资比例为100%。
按照蜀道集团战略部署,宏达集团将在做好现有矿产资源开发盘活的同时,聚焦新疆、西藏等国内西部地区,以及中亚、东南亚、非洲坦桑尼亚与南非等国外区域,重点跟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等优质矿产资源的获取与综合开发利用。
硅宝科技产品已在多条高铁线路中成功应用
8月13日,硅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已在京广高铁、郑万高铁、郑阜高铁、京雄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中成功应用,公司密封胶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轨道混凝土路基、底座伸缩缝的防密封等方面。
硅宝科技是作为集有机硅室温胶和制胶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的企业,聚集了一大批行业顶尖技术专家、知名顾问团队,组建了由博士、硕士为主的青年研发团队,具有领先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公司拥有3位国标委技术委员会委员,主导或参与编制起草了25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司已获得25项国家专利,荣获十余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下周看点
下周前瞻:杰克逊霍尔年会或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欧盟新电池法、海南自贸港细则重磅登场
8月22日至24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举行。这场被誉为“央行界达沃斯”的会议,将成为窥探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关键窗口。
此外,新能源方面也将发生重大变化。8月18日欧盟新电池法案生效,覆盖全生命周期环保要求;19日广汽 “星源增程” 技术发布;22日华为兆瓦超充峰会及磷酸铁锂行业会召开。投资上,欧盟法案或施压出口企业,或引燃具备碳足迹管理能力的电池厂商企业;广汽技术突破有利于巩固其供应链能力。这周吸引了全市场关注的AI行业,在下周也将再迎新机遇——8月20日谷歌将发布AI赋能的Pixel新硬件。市场认为,此次新品或能带动消费电子AI应用热潮,推动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加速。
此前引起全市场讨论的“海南自贸港”,将在下周进入建设时刻。8月2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我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此次海南自贸港拟推出3项重要举措:比如优化对冲基金注册流程,优化提升QDIE额度,通过试点渠道拓宽境外投资路径,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和吸引全球耐心资本。
货币市场方面,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7118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120亿元、1146亿元、1185亿元、1287亿元、2380亿元。Wind数据显示,下周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39.4亿股,以8月15日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983.4亿元,较本周量增价减,尤其是解禁市值从本周2300多亿元降至不足1000亿元。从个股来看,有两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超过100亿元,分别是联影医疗的295.4亿元和格科微的163.9亿元。
市场展望
广发证券:沪指3700点得而复失,建议投资者以不变应万变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短线看,沪指3700点仍需震荡消化。行业选择方面,广发证券建议投资者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围绕科技与红利两条主线展开布局,并且可以采用杠铃策略来优化资产配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置科技与红利资产时,应遵循风险平价的思路,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具体而言,建议继续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软件、半导体、创新药、医疗、储能、工程机械等相关成长板块机会;与此同时,广发证券建议投资者配置具有高股息、低波动特性的板块,例如证券、保险、煤炭、化工、钢铁、石化等行业。通过运用杠铃策略与风险平价策略,投资者可以在追求资产增长潜力的同时,有效保持投资组合的稳定性。
浙商证券:中国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05年以来A股经历了3轮 “系统性牛市”和1轮“结构性牛市”,该证券认为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 宏观层面,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A股走出“系统性牛市”;中国崛起和中国优势,形成“慢”牛格局。与此同时,技术和量化维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步入稳定升值节奏、上证走势超预期令市场中枢抬升催生“系统性”牛市,指数“上滚峰”筹码结构、板块节奏分化昭示着“慢牛格局”形成。
浙商证券预测,上证指数中长期目标大概率已经不再局限于挑战2024年10月8日的3674高点附近,有望稳扎稳打、挑战更高。“慢”牛格局、中国崛起背景下,关注具有对外优势、景气度提升的创新药和新能源,以及对内防御、具有“压舱石”作用的银行。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