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近日,大学生小孙向扬子晚报反映,她通过58同城平台,在苏州全隆网络有限公司兼职“线上招聘”工作。然而线上办公一个月后,该公司强制要求她缴纳578元的“账号会员费”,小孙拒绝这一要求后,便持续接到大量骚扰推销电话。小孙多次向58同城平台进行举报,但相关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投诉人:完成任务仍被索“会员费”,拒付后遭持续骚扰
小孙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今年5月14日,她通过 58 同城平台与苏州全隆网络有限公司线上签订了一份为期30天的“面试外卖员招聘合作协议”。小孙的工作任务是:为外卖平台招聘和输送外卖骑手。
小孙称,该协议中还包含一项代扣条款,要求她同步绑定支付宝,需在30天后支付58同城的“账号会员费”578 元。
“账号属于公司,凭什么要我个人掏钱?”对此,小孙提出质疑,但公司在协议中承诺,578元先由公司垫付,只需小孙完成“招聘2组全职外卖员到站点面试”的工作任务,这笔费用就无需由她承担。再三考虑后,小孙按要求绑定了支付账号。“我有自信,我能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当时也没有承担这笔费用的顾虑。”
协议中指出,小孙完成任务后,公司全额承担招聘费并解除代扣协议
然而一个月后,公司却以“面试的骑手不愿租电动车”“骑手无法快速到岗”等理由,认为小孙“未完成招聘工作”,强制要求她支付“账号会员费”。小孙表示,自己已完成招聘面试任务,并有骑手确认面试的截图,按照协议不应承担此费用。
小孙已完成“安排2组骑手前往面试”的招聘任务截图“‘到站点面试’和‘面试通过与否’,难道不是两回事情吗?凭什么以此为理由说我没完成工作任务?”小孙说。
因绑定的代扣账户没有余额,且小孙明确拒绝支付后,她的手机开始不断遭到骚扰电话“轰炸”。这些电话中,有的打来后一声不吭,有的则是录音的推销电话。“有时候一晚接到十几个骚扰电话,连半夜都不得安宁,正常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小孙无奈地说。
小孙遭到大量骚扰电话的侵扰
相关部门:涉事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协同平台调查
日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前往苏州全隆网络有限公司探访。但当记者来到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登记的地址时,始终未找到该公司,系统预留的联系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鉴于苏州全隆网络有限公司登记的地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记者随即前往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在查询系统后表示,该公司于2025年1月就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目前其仍处于经营异常状态”。
公司踪迹难寻,作为发布招聘信息的平台是否了解情况?记者致电 58 同城平台,接线工作人员回复称,“平台将立即开展调查,待核实清楚后给予回复。”
在等待平台回复的过程中,考虑到事件涉及劳动维权事宜,下午1点,记者来到苏州市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进行采访。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暑期是大学生兼职纠纷高发期,而学生在维权时,往往因证据不足、涉及金额较小等原因陷入被动。
针对小孙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将协调平台与涉事公司,解决费用争议及骚扰问题。
平台回应:公司承诺停止拨打骚扰电话,“代扣协议”已终止
当晚7点,58同城平台客服人员联系记者称,在接到媒体反馈和苏州市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的协查通知后,平台已联系苏州全隆网络有限公司预留的紧急联系人,要求该公司“优先保障求职者权益”。
客服人员表示,苏州全隆网络有限公司已同意全额承担578元的“平台会员费”,解除小孙在支付宝签订的代扣协议,该公司承诺停止拨打骚扰电话,“目前该公司已再次与小孙取得联系,双方就此达成和解。”
记者向孙女士核实,她表示目前已不再接到骚扰电话了,“支付宝上的代扣协议”状态显示为“已终止”,账户也没有任何欠费或逾期记录。
见习记者 孙汉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