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先跟教育小微通过一个短视频来认识他们,一起感受榜样的精神,致敬向上的力量!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中,还有这些与教育相关的身影。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
“好好教书育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愿意固守一份宁静、一份责任,只为了这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25年前,一辆汽车载着15名青年的理想,穿越戈壁,停驻在了沙漠小城。从此,河北保定到新疆且末,这两个跨越3000多公里的地方,被一群人的青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从他们开始,此后二十余载,保定学院近400名毕业生,接力扎根西部各地,其中数十人来到且末教书,在此累计培养9000余名学生。
2024年,又有一批年轻人,告别家乡,告别父母,踏上西进旅程。“我去教好学生,实现一些我的价值,无论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人知道,最起码我感受到了。”
庞众望
“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2017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
之所以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资格,是由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面对家庭的重担,庞众望一边勤于学业,一边照料家庭。
在生活和求学的路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一直是庞众望的底气所在,政府的低保持续为这个家庭兜底,从高中母校到清华大学,学校发放的助学金和自己获得的奖学金,也让他不必为生活费用分心。
庞众望说,刚入学时的自己,想努力改善家人生活。如今,面对时代关键节点,若必须在改善家人物质基础与科研报国间选,他会倾向后者,相信最终能惠及家人、家乡及更多人。
来源 | 综合自央视新闻微信号,央视新闻、河北青年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