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周芸 通讯员 李伟) 8月6日,记者从衢州市民政局获悉,衢州市与福建省南平市、江西省上饶市、安徽省黄山市的救助管理站已共同签订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救助一体化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四地将打破行政壁垒、凝聚救助合力,全面开启区域协同救助服务的新篇章,既是回应跨区域流动特殊群体救助需求的务实行动,也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边际实践样本。
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的衢州、南平、上饶、黄山四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临时遇困等特殊群体在区域间的流动性显著提升,跨区域救助需求日益凸显。此次签订的合作协议明确,四市将在信息共享、护送协作、档案管理及服务拓展等领域深化合作,通过统筹优化区域救助资源,构建“无缝衔接”的跨区域救助体系,让临时遇困群众在流动中仍能感受到“及时雨”般的帮扶。
作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城市,衢州在此番区域协作中展现出先行探索的担当。近年来,衢州以打造社会治理桥头堡为目标,通过内外联动、区域协同,构建起具有边际特色的救助服务体系。其创新推出的“4+X”应急联动机制,将救助站、交通站点、属地公安、医疗机构紧密联动,实现了紧急救助场景下的快速响应;“1个市级中心+4个县级站+N个临时救助服务点”的“1+4+N”服务网络,则让救助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确保服务“不缺位”。
在服务内涵上,衢州不断拓展临时救助边界,涵盖心理辅导、就业帮扶、医疗救治等多元内容,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前哨预警—主动发现—分类联动—科学处置—情况反馈”的全流程服务链,让救助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发现”,从“单一保障”升级为“综合帮扶”。
此次四省边际救助一体化合作的落地,正是衢州将本地实践经验向区域推广的重要一步。业内人士指出,四地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共建、服务共推,不仅能提升边际区域救助效率,更将为破解跨区域救助难题提供“边际方案”,推动救助工作从“各自为战”迈向“协同共赢”。
随着合作的深入,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有望成为全国救助协作示范区的标杆,让每一位临时遇困群众在区域流动中都能获得有温度、有速度的帮扶,彰显民生保障的协同力量。
上一篇:开化巾帼共富工坊托举共富梦
下一篇:从乡村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