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广东大厦举行。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介绍了三年来广州推进落实《南沙方案》阶段性进展成效情况。
易简财经在现场拿到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结合发布会情况,直接晒数据,让大家感受下南沙三年的“蝶变”!
经济方面。2024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23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
截至去年,南沙人均GDP去到23.5万元,比广州市人均GDP的16.4万元,还高出7.1万元。
南沙海洋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428.7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98.26亿元。2024年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49万标箱,超过迪拜港的1554万标箱,也超过马来西亚港的1464万标箱和鹿特丹港的1382万标箱。
产业方面。2021-2024年,南沙上市企业增加9家,四上企业数增加887家,实有企业增加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1.5%,总数突破1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近11倍,总数达35家,去年南沙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国第一。
除了大家熟知的小马智行,南沙还诞生了不少独角兽企业,包括造新能源电池的“巨湾技研”;商业航天领域的“中科宇航”;农业科技领域的“中芯种业”;专注于车规级碳化硅芯片的“芯粤能”;4G/5G CPE出货量全球前三的“通则康威”。
基建方面。南沙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建设全国首个“未来电网企业”改革样板,开通全国首条L4级无人驾驶公交环线、无人驾驶道路里程突破990公里,实现全域5G网络覆盖。深中通道南沙联络线、广州地铁18号线、万环西路快速化改造主线通车,狮子洋通道、南珠(中)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加快建设,开通前往深圳、东莞跨市公交。
绿美南沙生态建设扎实推进。营造红树林856亩,修复红树林2415亩,南沙红树林物种种类占全省62.5%,完成森林提质增绿12000 亩,新增、提升绿道91公里,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提升至64.22 平方公里。
(广州南沙蕉门水道北岸生态修复改造前后对比)
人口方面。近一年来南沙实有人口净增11万人,而18-45岁的青年人才占7万人!
针对人才引进,南沙更是放了“大招”,应届毕业生(含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来南沙面试可享7晚全免,入职或创业再享15晚“过渡期”免费住宿;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分别可申领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连续支持30个月;本地企业每招1名应届生,按每月补1000元,最高6000元。
南沙成功的取得,还离不开港澳各界的支持。南沙的港澳居民总数达1.1万人,三年来,累计超过3100家港澳企业投资南沙,建成港澳青创基地15个,累计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在孵团队数量年均增长超过40%;落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推进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其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创新项目32个。
除了《南沙方案》实施三年以来的成果,南沙还已基本完成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说:“南沙不仅是广州的南沙,也是大湾区的南沙、中国的南沙,更是面向世界的南沙。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三地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下,锚定《南沙方案》确定的2035年发展目标,奋力把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引领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更好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为广东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