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风景宜人的南京紫金山庄高朋满座。首都银行(中国)2025年度“携首同行 共致未来”巡回论坛在此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盐城、淮安、泰州等地的城投平台负责人、众多融资租赁及金融租赁公司高管等近150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银企协同创新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作为首都银行(中国)一项深具品牌效应的特色活动,此次南京巡回论坛延续了其一贯的高规格与专业性,现场反响热烈,与会嘉宾赞誉有加。
论坛伊始,首都银行(中国)行长黄振东发表主旨致辞。他系统介绍了银行深耕中国市场的丰硕成果与核心优势。作为市场上最擅长服务国企的外资银行之一,首都银行(中国)在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绿色能源等领域与城投客户及融资租赁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目前,首都银行(中国)存量国企城投客户近600户,表内外授信余额超100亿,构建了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在传统信贷之外,银行同步通过银票、国内证等特色工具,为企业日常运营、项目建设及产业链协同提供强有力的多维度资金保障。
在融资租赁领域,黄振东行长指出,银行已与近30家国有融资租赁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合作主体覆盖国家级、省市级多层次融资租赁平台,业务网络覆盖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目前,首都银行(中国)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授信总额度已超过全行信贷资产的20%,规模化战略合作格局日益凸显。
面向未来,黄振东行长描绘了合作升级的清晰蓝图。与城投企业的合作将从资金支持迈向更高层次的战略协同,重点聚焦三大升级路径:一是产品精细化,依托专业信贷、金融市场及投行产品,定制多层次、差异化方案,通过动态授信机制灵活匹配需求,提升客户黏性与价值;二是产品矩阵纵深拓展,通过推广并优化“贴现+福费廷”业务通道,升级数字化国内信用证平台,拓宽城投支付结算渠道,提升交易效率与综合服务竞争力;三是跨境联动破壁,发挥首都银行集团全球化网络优势,精准对接拟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优质客户与本土城投企业,推动跨境产融合作。对于融资租赁客户,首都银行(中国)将围绕业务全周期需求,深化产融结合能力建设,提供涵盖资金投放、资产流转、风险缓释等环节的综合金融支持。
黄振东行长还特别强调,在推动城投平台转型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进程中,促进首都银行(中国)服务的城投企业客户与融资租赁公司客户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外资行、城投与融租的“产融结合”新模式,是释放多种效能、实现多方共赢的关键。他提出,应立足庞大的客户基础,展望从“三方合作”迈向“生态联盟”的可能性,逐步构建“铁三角”协作模式,有效融合外资银行的“全球化赋能”、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以及城投公司的“信用背书及场景资源”,放大协同效应,打造银企协同新范式。
为启迪合作思路,黄振东行长特别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国内半导体封装领域龙头企业与其战略合作伙伴某地建投集团共同探索的“投募管退”产业投资模式。该模式展现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在“募”的环节,建投集团联合多方资本提供保障,企业则整合当地产业链资源实现扩张;在“投”的环节,双方精准布局封测领域,共建先进生产线,并以投资带动产业链协同;在“管”的环节,企业优化管理、提升效率良品率,联合推进技术创新;在“退”的环节,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实现价值增值,建投集团也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良性退出。这一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优势互补的典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首都银行(中国)也热切期待与会国企客户能与银行的产业类客户碰撞出更多合作火花。
论坛还特邀澎湃经济学家为与会嘉宾深入解析当下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重点行业走向及金融市场动态。其前瞻性的分析与独到的见解紧扣市场脉搏,回应了嘉宾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议题,引发了积极反响,成为论坛又一亮点环节。
本次南京巡回论坛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首都银行(中国)“携首同行 共致未来”的强大品牌号召力与价值凝聚力。它不仅是首都银行(中国)一年一度与核心客户深化战略互信、共商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更是银行积极践行外资银行使命、深度融入中国经济发展大局、推动创新产融合作模式落地的关键举措。展望未来,首都银行(中国)将持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携手广大城投及融资租赁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银企协同新范式,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侯宜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