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发布玉米灾后复产技术“锦囊”
创始人
2025-08-06 08:21:11
0

日前,北京强降雨致部分玉米田积水、倒伏,正值生长关键期的玉米面临严峻挑战,灾后复产和病害防控压力增大。针对此情况,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班丽萍在深入了解受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玉米灾后复产技术指导建议。

班丽萍告诉记者,雨后湿度大,后期易引发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虫害,以及玉米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害,尤其玉米南方锈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爆发,其病斑主要出现在玉米叶片的背面,严重时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减产,病斑背面的夏孢子堆可以随风传播,进一步扩大病害范围,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

班丽萍建议,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如在受灾地区设置固定监测点,长期监测特定区域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组织流动监测队伍,配备便携式显微镜、孢子捕捉仪等专业设备,对重点区域和高风险区域进行巡回检查,如重点检查玉米叶片的背面,尤其是中下部叶片,通过放大镜观察叶片背面是否有橙黄色的夏孢子堆,判断锈病发生情况,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在具体技术措施上,通过“一喷多促”技术,将叶面肥和杀虫杀菌剂一起喷施,起到促进玉米恢复生长和病虫害兼治的作用。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四氯虫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药剂,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颗粒体病毒、苦皮藤素等生物源农药,也可通过释放赤眼蜂、使用苏云金杆菌(Bt)等微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在甜菜夜蛾发生初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选用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唑醚·氟环唑等化学药剂,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等生物源农药,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噻苯隆、胺鲜酯、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氨基寡糖素等免疫-2-诱抗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等病害。利用孢子捕捉仪等仪器监测空气中的病原孢子浓度,及时喷洒三唑酮、戊唑醇等杀菌剂,喷药时要注意均匀覆盖叶片正反面,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原标题: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发布玉米灾后复产技术“锦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奔驰亮证女侯某某被行政拘留 【#奔驰亮证女侯某某被行政拘留#】据@浪潮新闻 :从广西警方获悉,防城港“亮证女”侯某某因违反《治安...
朱雨玲加盟日本联赛,与张本美和... 转自:宁波晚报昨日,日本乒乓球T联赛官方公布2025-2026赛季注册选手名单,前世界第一朱雨玲与中...
“二次收费”无处遁形!监督畅通... 我 为 群 众 办 实 事午后,阳光洒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坡脚镇山车村委会的快递服务点,当地的...
飞猪会员权益加码,淘宝大会员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新经纬) ...
价格暴涨80%,一天一个价的柠... 万万没想到,今年夏天,柠檬,居然会成了搅动冷饮江湖的“水果刺客”。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