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韩鑫)近日,耀州区成功创建民间文艺版权示范点,通过强化版权管理、推动产业转化,让一系列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文艺作品走向市场,为民间文艺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耀州区历史悠久,民间文艺资源丰富,剪纸、泥塑、民间戏曲等非遗项目和传统技艺代代相传,承载着当地独特的文化记忆。耀州区目前已启动民间文艺资源普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对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技艺、民俗作品、口述文学等进行系统梳理和登记,建立起翔实的民间文艺资源数据库。同时,该区版权管理中心联合文旅、司法等部门,开展版权保护宣传培训,为民间艺人提供版权登记指导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明晰作品权属,筑牢版权保护防线。
耀州区版权管理中心主任宋艳说:“耀州区将以此次成功创建民间文艺版权示范点为契机,加大对民间文艺版权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实施民间文艺资源普查、品牌培育、版权保护、作品产业转化、宣传推广等行动。通过开展民间文艺普查、版权登记、宣传推广、版权转化等工作,有效提升民间文艺从业者版权意识,推动民间文艺版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品质服务。”
目前,首批融入当地民间故事元素的剪纸书签、泥塑摆件已进入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让民间文艺作品从“文化符号”变成“经济资产”。随着各项举措不断落地,耀州区的民间文艺正逐步走出“传承难、变现难”的困境,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