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的一家医院,一位 16 岁的老挝少年正面临着严峻的视力问题。他的近视度数竟高达 1500 度,且仍在失控般疯涨。为了拯救他的眼睛,福建的医生们毅然决定远赴云南。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手术,医生们成功地为少年的眼球“穿上了防爆衣”,这一举措犹如给了他的眼睛一份坚实的保护。在这场跨越地域的医疗行动中,医生们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让这位老挝少年有望重新拥有清晰的世界,也为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树立了典范。
近日,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治医师何玉萍远赴云南,联合昆明艾维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何雨檀,为一名饱受进行性高度近视困扰的16岁老挝少年成功施行后巩膜加固术,给他的眼球“穿上防爆衣”。
老挝少年近视失控疯涨
云闽两地医生携手为其加固眼球
这位老挝少年在10岁那年被诊断为“屈光不正伴随眼球震颤”。六年来,其近视度数持续加深,眼轴异常增长至33毫米(正常成人眼轴长度为22-24毫米)。近期,因视力进一步下降,少年跨越国界前往昆明艾维眼科医院寻求治疗。
经过检查,少年近视度数超1500度,眼轴年均增长1.5mm,远超安全阈值(通常认为年增长>0.5mm即为快速进展),眼底呈现豹纹状改变等早期病变征兆。何雨檀主任表示,患者近视呈进行性进展,属于典型的病理性近视,如不及时干预,眼轴会继续增长,极易引起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近视性黄斑病变和脉络膜萎缩,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为了控制眼轴的增长速度,何雨檀主任建议行后巩膜加固术。该手术通过将一层特殊材料植入眼球的后部,融合形成增厚的、抗张力强的“新巩膜”,以限制后巩膜扩张,从而稳定眼轴和屈光度,减缓眼轴的增长,同时改善血供,延缓阻止高度近视发展的黄斑病变严重并发症。
然而,后巩膜加固术对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手术技巧要求较高。要想把巩膜植入物精确定位于后极部巩膜对应的黄斑区位置,十分不易,一旦“垫”的位置出现偏差,就起不到减缓眼轴增长的作用。
为确保手术精准安全,昆明艾维眼科医院迅速启动与福州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联动机制。何玉萍医生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与何雨檀主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手术方案确认后,何玉萍医生奔赴昆明艾维眼科医院联合何雨檀主任为少年顺利完成后巩膜加固术。
隐藏的“定时炸弹”
定期检查,必要时“加固”
高度近视通常是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但6岁以下儿童如果近视超过400度、8岁以下儿童近视超过500度也被称为高度近视。
很多人以为近视没什么大不了,多戴一副眼镜而已。何玉萍医生表示:“高度近视,绝不是那么简单,甚至很可能是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如果把眼球比喻成一个气球的话,那么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就犹如被吹大变薄的气球,导致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造成视功能严重不可逆损害,甚至失明。”
她提醒:高度近视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蹦极、高台跳水等),注意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监控近视度数发展,检查眼底情况,必要时行后巩膜加固术,给眼球“穿上防爆衣”,为高度近视“踩刹车”。
作为控制眼轴增长的唯一推荐手术方式,后巩膜加固术已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中。2019年,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在福建省内率先开展该术式,依托集团9家眼库异体巩膜的来源支撑,现已将该手术列为常规手术。
2018年6月5日国家卫健委《近视防治指南》中建议后巩膜加固术(PSR)适应症:
1.早期发生的近视>-3.00D,每年进展>-1.00D,预测有可能发展为进行性近视者;
2.儿童或青少年发展迅速的进行性近视>-6.00D,每年进展>-1.00D,伴有眼球前后扩张,后巩膜葡萄膜肿形成,伴有或不伴有视力下降;
3.年龄20岁以上,屈光度>-10.00D,视力进行性下降,后巩膜出现明显的葡萄膜肿,荧光造影显示眼底退行性变;
4.年龄大于55~60岁,尽管屈光度数不增加,但合并有明显的视网膜、脉络膜退行性变;
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复位手术的同时行巩膜加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