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当前汛期,暴雨、洪涝、山洪、台风及地质灾害多发。及时准确识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对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今天应急管理部召开的汛期安全知识发布会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气象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等级标准及防御指南四部分组成,按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由低到高分为蓝、黄、橙、红四级。
她提示,公众应重点理解不同等级预警对应的行动要求:收到蓝色预警时,需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工作;收到黄色预警,除了做好灾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外,还要采取一定防范措施;当出现橙色或红色预警时,则必须积极投入应急响应和防灾避险工作。
以暴雨红色预警为例,此类预警发布时,短时间内降雨量极大,易引发山洪、内涝等次生灾害,公众应停止户外活动,听从指挥转移到安全地带,远离河道、地势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并警惕断裂电线和排水口漩涡。
徐珺表示,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级别的预警均有具体的防御指南。公众收到预警信号后,务必仔细阅读防范提示,严格依照预警等级调整行程安排,采取各项避险措施。
原标题:《气象橙色或红色预警发出时,必须积极应急响应和防灾避险》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王成浩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余晨扬 实习生 鲁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