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涧堡垒的 破晓之战
创始人
2025-08-05 09:06:07
0

(来源:河北法制报)

□ 讲述:灵寿县公安局 付晓帆

整理:张志青

《灵寿县公安科关于泉水剑堡垒的内线工作》这份档案,详细记述了围绕泉水剑(注:应为泉水涧)日军堡垒所展开的一个个曲折起伏的故事。

1943年,日军在灵寿县塔上镇万里村泉水涧修建堡垒,与周边据点形成封锁线,像毒瘤般扼住晋察冀边区的咽喉。面对敌人的“蚕食”政策,灵寿县公安科临危受命——既然堡垒易守难攻,那就把战线打进敌人心脏。

公安科的干部们秘密发展了一群特殊的“战士”:农民田国珍、杨狗,商贩闫不喜、刘晚妮,伪军崔玉祥……在公安科的引导下,化身隐秘战线的尖兵。杨狗与公安科密切配合,铲除了汉奸王珍妮;田国珍巧用一封假信,离间了日军和汉奸韩乾五的关系,韩乾五被日军冷落孤立,最后被公安科成功捕杀;7次“扫荡”前,内线总能及时送出情报,让群众和物资提前转移;10名被捕群众,在内外配合下虎口脱险;在一次敌人发起的围剿作战中,内线人员及时传递消息,最终敌人反被我方伏击,我方缴获子弹500发,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这些仅是这份档案中记录的冰山一角,令人印象深刻的记载是最后一次攻打堡垒。泉水涧据点即将换防,所有潜伏的内线人员也将被日军调至他处,公安科当机立断:里应外合,端掉堡垒!

行动那一天的夜晚,4名内线人员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敌人的营地中,趁敌人不备,暗中将毒药放入敌人的食物中。然而,狡猾的敌人似乎从味道中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快朵颐,只是吃了寥寥几口。眼看着投毒这一招儿没能奏效,内线人员决定分头行动,悄无声息地靠近敌人,暗杀了数名敌人。

就在这时,大部队也在夜色的掩护下,逐渐向据点逼近。脚步声越来越近,敌人终于反应过来,慌乱中拉起了吊桥,紧接着,枪声大作,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整个据点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为了放下吊桥,给大部队开辟进攻的道路,内线人员明知自己已深陷虎穴,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在敌人后方奋力抛掷手榴弹。一声声巨响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他们坚毅的脸庞,3名敌人在爆炸中倒下。恍然大悟的日军将枪口转向了后方的内线,进行猛烈射击,内线人员一边找掩体躲避,一边用手中仅存的武器进行抗争。然而,面对敌人坚固的防御和猛烈的反击,他们的火力显得太过单薄,无法与大部队形成包夹态势。尽管他们拼尽全力,却始终无法从内部消灭敌人,更无法放下吊桥。

局势越来越危急,为了保存力量,内线人员不得已作出痛苦的决定——跳下堡垒撤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三丈高的堡垒上纵身跃下,在黑暗中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就在撤退的过程中,不幸发生了,其中一名内线人员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衫。他强忍着剧痛,试图跟上同伴的脚步,最终因伤势过重,倒在了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壮烈牺牲。他的离去,让每一个参与行动的人都悲痛不已,也更加坚定了大家要将侵略者赶出家园的决心。

虽然这次行动未能彻底摧毁堡垒,但档案里的内容令人振奋:经此一役,敌军伤亡惨重,7名日军仅活1人。自此,日伪之间开始互相猜忌,怕被下毒、怕被暗算,人心惶惶。塔上镇的百姓奔走相告:“八路军不会被消灭的,他们就在鬼子的眼皮底下!”抗日的火种,反而在敌人的恐慌中烧得更红、燃得更旺!

1944年,随着抗日力量不断壮大,泉水涧堡垒最终被八路军拔除。那些曾经被炮火炙烤的废墟,如今成了日军侵华的铁证,档案里记载的田国珍、杨狗等内线人员,永远地留在了人民战争的丰碑上。

重读这些用生命书写的历史记录时,会发现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他们是田间耕作的农民,是街头叫卖的商贩,是脱下伪军装的觉醒者。他们用胆识在敌人心脏编织情报网,用热血在封锁线上撕开口子,让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如今,岁月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在隐秘战线负重前行的身影,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从来都藏在人民的血肉里;而正义的曙光,终将撕裂所有的黑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石大团队摘得2025机甲大师...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5日讯 日前,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2025机甲大师超级...
北京七大火车站迅速开展雨后恢复 8月5日降水过后,北京市重点站区迅速行动,七大火车站地区的保洁力量全力投入雨后恢复作业,保障旅客出行...
“苏超”背后的追光者 (来源:千龙网)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注定是今夏的热门话题,这场现象级足球赛事线上话题量以亿...
西藏公路系统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开... 为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全区公路系统营造“迎大庆 颂党恩 共奋进”的浓厚氛围,8月4日,西藏...
屡次“大幅修订”,美国非农就业...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为何总是修订,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