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高峰镇党委政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于8月2日、3日连续举行防溺水工作提示推进会、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专题部署会,部署落实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常态巡查、家校社联动等多项举措,以钉钉子精神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高峰镇要求各村(社区)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与家长监护“三位一体”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对危险水域巡查必须到点到位,值守人员要同步做好宣传劝导,将责任细化到每一段水域、每一个时段。
高峰镇水利站牵头,联合应急队伍、村社干部、网格员及志愿者,对辖区河流、水库、池塘、工地基坑等23处重点水域开展“地毯式”排查。截至8月4日,已增设更新安全警示牌90余块,修复加固防护设施1处,为每处重点水域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设备23套。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全镇各村的村村通广播每天定时播报防溺水“六不准”,提高家长和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同时,高峰镇还依托“数谷贵安花漾高峰”公众号、村社微信群线上高频推送安全知识与警示案例。线下,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手册、举行坝坝会等形式,将安全教育送进千家万户。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工作人员上门开展“一对一”宣传,再三嘱托,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暑期,高峰镇由应急队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巡查队伍,重点在午后、傍晚等时段,对辖区内的危险水域开展不间断巡逻。队员们配备通信设备与救生工具,发现未成年人涉水行为立即劝阻,遇险情可第一时间处置。同时,该镇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持续提升快速响应能力。
此前,高峰镇积极推动学校通过家长会、签订安全承诺书等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同时,公布派出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如今,“看见孩子水边玩就劝、发现隐患就报”已成为当地的新风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潘朝选)
(《高峰镇多维度筑牢防溺水防线》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