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本报记者 李 筱
近日,北京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平谷等山区出现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造成重大损失。面对严峻汛情,北京市各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迅速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或奔赴一线抢险救援,或筹集物资保障民生,或建言献策助力救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使命担当。
闻“汛”而动 捐款捐物
受强降雨影响,密云区正面临异常严峻的防汛救灾考验。民革密云支部主委袁媛、副主委朱妍春带领民革党员深入受灾严重的石城镇石城村,与村党支部对接需求,紧急筹集善款3万余元现金,并捐赠自热米饭、卫生纸巾等救灾物资。支部委员聂岩组织党员在不老屯中心小学设立临时供餐点,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一日三餐。截至目前,民革密云支部共组织23名民革党员参与救灾,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为受灾群众提供餐饮服务570人次。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敏洪带领新东方与东方甄选捐赠150万元现金及物资,用于北京及河北等受灾地区的应急救援;盟员罗锦程、康玉麟撰写建言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参考。据统计,截至7月31日,民盟北京市委会共向灾区捐款捐物约157万元。
民建中央协调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向密云区冯家峪镇捐赠26.22万元物资,目前1622箱面包和1000箱方便面已由民建密云支部副主委李海峰协助运往灾区;民建怀柔支部迅速掀起捐款行动,44名会员在3小时内捐款6.29万元,用于为受灾严重的怀柔区琉璃庙镇购置防汛救灾物资及生活用品;民建北京市委会委员、民企委副主任冀永强动员企业向密云区大城子镇、穆家峪镇捐赠面包、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并调派7台钩机、3台铲车参与道路抢修;民建丰台区工委、铁匠营支部、科技支部联合向密云区西田各庄镇运送820箱矿泉水、220箱方便面、1400件雨具等应急物资,为受灾群众解燃眉之急;民建朝阳区委会七支部、三支部、星五支部,大兴区工委社会服务委员会等也积极响应号召,对接灾区实际需求,积极捐款捐物。
九三学社密云支社筹集1.78万元爱心善款,用于购置饮用水、面包等物资并送往密云区北庄镇土门村;九三学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社向大城子镇政府捐赠40套消杀设备、80桶消毒液,并向消防救援支队提供266套野外净水设备及驱蚊用品,确保一线救援人员作业安全。
各展特长 志愿服务
面对暴雨后的抗洪救援压力,北京市各民主党派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抢险救灾、医疗救助、通信保障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农工党门头沟区工委区医院支部4名医务工作者组成医疗队,驰援门头沟区清水镇卫生院。他们携带急救药品和防疫物资,开展巡诊救治,并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溺水急救、外伤感染预防等培训。为应对夜间暴雨可能引发的危险,医疗队还驻守卫生院,24小时待命,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助力打造了“前线坚守+后方支援”的完整保障体系。
民盟密云区支部副主委黄子伟在救灾物资接收点参与登记分发工作;盟员齐俊杰组织20名水库儿女爱心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前往石城小学和水库中学安置点,开展陪伴儿童、安抚老人、运送救灾物资等志愿服务,发动320名志愿者向红十字会捐款3.5万元,并向安置点捐赠消毒液、卫生纸等物资;盟员刘爽坚守密云区穆家峪镇泄洪区,保障灾区供水安全。此外,还有多位盟员向灾区捐款捐物,缓解安置点压力。
暴雨导致灾区多地通信中断,民建怀柔支部会员王超带领会员企业的救灾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抢险指挥小组,经过24小时不间断抢修,成功抢通怀柔区主干光缆,为通信网络逐步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王超还向密云管线局捐赠500箱矿泉水、350箱方便面及100件反光背心等救援物资,为一线抢修人员作业提供保障。
从一线抢险到后勤保障,从物资输送到专业支持,北京各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当前,抗洪防汛和灾后重建任务依然艰巨,北京市各民主党派还将继续发挥优势,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守护人民群众安全贡献力量。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北京各民主党派将以同心同行的信念,继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爱心堤坝”。
上一篇:戈壁“镜海”追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