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立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创始人
2025-08-04 19:33:07
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封关运作的里程碑。近期,海南自贸港一系列重要文件密集公布并实施。

8月2日,《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公布。8月4日,《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布。

《规定》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通过制度安排,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则围绕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提出“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的具体目标。

力推民营经济新政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规定》进行解读时表示:规定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制度集成创新,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为更好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大显身手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近年来,海南省为促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海南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

民营经济是海南自贸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60.44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97.54%,其中,民营企业93.72万户。全省民营经济组织贡献了近60%的GDP,近90%的就业岗位。

今年2月,海南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会上,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强调,民营企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生力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下大气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强土地、物流、用电、用工等要素保障。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彻底清理各类限制或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争取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保障民营公平竞争

为保障公平竞争,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排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等问题,《规定》提出四方面制度安排。

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不得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等,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等。

规定在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时,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制定政策措施应当评估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依法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听取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明确配套规定制定时限等,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加强政策解读引导。

规定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禁止违法设置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条件,禁止设置与其业务能力无关或者明显超过招标项目要求的门槛条件。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要素资源、适用政策。应当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适用国家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支持发展的政策。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制度性交易成本较大等问题,《规定》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措施。

要求加强土地要素供给,提高供地效率,推动实行产业链供地;强化金融支持,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调金融机构在担保、授信、信贷管理、风控管理、服务收费等方面应当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

为促进政府履约践诺,《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合法性审查作为政府作出招商引资承诺的前置程序;履行依法向民营经济组织作出的政策承诺和与民营经济组织订立的合同,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人员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跟踪审计、绩效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防止和纠正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行为。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价称,海南自贸港的几项措施切中问题要害,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较为务实有效、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了自贸港敢为人先、勇于尝试、积极突破、务实开放的独特优势。

李治表示:“特别是对政府诚信、财政金融、土地供给等深层次治理问题敢于啃硬骨头,对涉及到核心生产要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贸港特色的办法和举措,迈出了自贸港探索深度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关键一步,对国家和各个地方推进高水平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示范效应。”

力推民营经济升级

《规定》明确,强化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赋能。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依法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领域的项目建设,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享受所得税优惠、“零关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等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支持和推动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行业、领域的竞争性业务。

对于主导产业,海南寄予厚望。8月4日公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执行院长郭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加工增值30%内销货物免关税政策,是海南用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积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关键政策。封关后,此项政策在降低享惠门槛、丰富计算公式、拓展计算范围、实现岛内累积等方面实现了升级。这项政策与“零关税”等相关政策的叠加,将释放更大政策红利。

郭达表示:“例如,东盟农产品种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成本优势。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政策’叠加优势,打造面向东盟的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藏基地。由此,不仅将明显提升海南热带农业资源效益,也将形成自身热带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并为中央要求的打造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奠定重要基础。”

《规定》同时强调了科技创新产业的重要作用。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围绕自由贸易港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健全科研机构与民营经济组织对接机制,为民营经济组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础条件、技术服务和支撑;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支持产业链的主导民营经济组织牵头组建创新平台。

《行动方案》也为科技创新产业设立了目标: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在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加速布局算力产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核心竞争力。

基于区块链、AI、大数据技术推动数字健康、数字文娱、共享平台等业态提升能级,积极布局游戏出海、来数加工、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等产业。以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场景推进数实融合发展。预计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7月新开户数逼近200万户... 7月A股新开户数据出炉。8月4日,上交所发布的新开户数据显示,今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
海南各校开学时间→ 暑假已经过半下学期什么时候开学?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小学开学时间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海南省全日制...
包头九原区26个文化大院为乡村... 转自:草原云夏日清晨的包头九原区乡村,文化大院总是最先热闹起来。8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哈林格尔镇兰贵...
香港特首李家超与乌兹别克斯坦副... 中新社香港8月4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4日与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霍扎耶夫会面,就共同关注的议题交...
以太坊突破3600美元,日内涨... 每经AI快讯,8月4日,以太坊突破3600美元,日内涨幅达4.4%。比特币日内涨近1%,升至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