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发布《2025年全球虫媒病毒临床管理指南》提醒:基孔肯雅热关节痛 多从手脚开始且伴肿胀
创始人
2025-08-04 08:07:11
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华报道:由伊蚊引发的基孔肯雅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世卫组织(WHO)发布的《2025年全球虫媒病毒临床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称,随着气候变化、国际旅行增加和蚊媒栖息地扩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正突破传统流行区域,不再局限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WHO此前也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指南》提到,基孔肯雅热潜伏期通常为4-8天(范围2-12天),发病时往往来势汹汹。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和关节疼痛(可伴关节肿胀),其他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头痛、显著乏力、皮疹(多为斑丘疹,成片)及恶心呕吐等。另外,在实验室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减少伴轻度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或肌酐轻度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关节疼痛通常从手脚小关节开始——手指、手腕、脚踝往往首当其冲,呈现出明显的对称性分布。严重时,连最简单的日常动作如握杯子、拧毛巾都会变成巨大挑战,这种关节痛被患者形容为“千万根针同时扎进关节”或“关节被生锈的齿轮卡住”,不少患者甚至因为足部剧痛而无法正常行走。这种关节痛往往伴随明显肿胀,使患处看起来像充了气的橡皮手套,触摸时会感到发热和压痛。

《指南》介绍,虽然急性期症状多在7-10天内缓解,但约三成患者会遭遇长期的关节僵硬和不适。这种“后遗症”可能持续数月之久,给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新生儿更易发展为重症,可能出现心血管、神经和多器官受累等风险。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依赖退烧、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因此预防显得尤为关键。“不被蚊子叮咬,就是最好的预防!”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专家周惠玲表示,如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编辑:郑健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提醒!高温每天10小时超长待机 (来源:中国反邪教)转自:中国反邪教 #3天后就立秋了#...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 7月24日至31日,《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保...
以色列或扩大加沙行动,内塔尼亚... 随着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新一轮停火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
秦国到底做了什么 为何六国曾经... 六国联合伐秦五次为什么都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
【职引未来·tips】钢铁智造...   北京科技大学被誉为“钢铁摇篮”。今年暑期,该校“钢铁强国路”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再度启程,2026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