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绽放“美丽经济”
创始人
2025-08-04 02:01:51
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李健萍  摄影报道

  盛夏时节,走进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红城赤芍花海种植基地,2000亩赤芍花竞相绽放,白色的花朵随风摇曳,粉色的花苞点缀其中,美不胜收。近年来,兴安盟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芍药种植产业。一朵朵芍药花不仅扮靓了乡村,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致富花,绽放出“美丽经济”新图景。

  “往年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不过千把块。如今改种芍药,一亩赤芍年产籽50斤收入1000多元,根茎采挖时每亩能卖超万元,比传统种植效益翻了几番。”突泉县六户镇兴泉村村民史艳春高兴地说。

  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欣龙村,村民董鹏悦正忙着在田间查看赤芍长势。7年前,他带领欣龙村170多户村民种植中药材,目前,赤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700余亩,年产值超千万,药农人均增收达3万元。如今,每到收获季,北京、广州等地的药商纷至沓来,将“兴安好药”送往全国。

  近年来,兴安盟大力发展芍药、银杏等中药材种植,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芍药花季成为乡村旅游新IP,游客漫步花海拍照打卡,体验采挖药材的农耕乐趣,感受田园诗意。

  如今,兴安盟赤芍产业已形成“种植规模化、加工精细化、文旅融合化”的发展格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 唐朝最厉害的公主,替父打下江山书中却没有留名?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中国的历...
家门口再就业 驿站来帮忙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来了大爷,这就给您摊,稍等,一会儿就好。”清晨5点,红桥区西北...
文明实践“火种”宣讲传递精神力...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吕良德、通讯员孙鹏宇)7月30日,沈河区举办新时...
沈阳斩获佳绩亮点纷呈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7月29日至30日,以“潮...
把资金装进“玻璃钱袋”,每分钱...   7月29日,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祥悦苑小区的居民,纷纷在手机桌面上添加了一个名为“透明小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