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197号界桩旁
两位老人哭成了泪人
“小炜,落叶归根了!”
他们藏在心底32年的愿望
终于实现
人在界桩旁泣不成声。
近期
毛炜烈士的79岁父亲毛兆祥
78岁母亲杨爱玲
辗转2000多公里
从河南三门峡市
来到云南孟连县烈士陵园
为儿子扫墓
儿子牺牲时
才19岁
……
1993年4月6日
原云南公安边防总队
芒信边防工作站武警毛炜
像往常一样背着冲锋枪和电台
前往边境执行安保任务
却在中缅边境197号界桩附近
不慎坠下百米悬崖
壮烈牺牲
烈士生前留影。
毛炜的父母听闻噩耗后
悲痛欲绝
毛炜入伍两年多来
母亲只于1992年在西安住院时
见过一次请假前来探望的儿子
此后母子再未相见
父母二人忍痛决定
将毛炜安葬于当地烈士陵园
“就让毛炜
留在他最热爱的边境线上吧”
毛炜烈士安葬于当地烈士陵园。
再次来到烈士陵园
母亲杨爱玲趴在儿子的墓碑上
久久不愿起身
父亲毛兆祥一言不发
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千言万语在心里
却无从说起”
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芒信分站的民警
安慰着两位老人
并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礼物
老人惊喜地接过
一幅经过修复并上色的全家福
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太感谢你们了!
这么多年了
还能看到这张全家福
就好像小炜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照片上
毛炜微笑着
和弟弟站在父母的身后
母亲杨爱玲在遭受丧子之痛后
身体一直不太好
家中还有三位老人与小儿子
需要夫妻俩照顾
32年间
父母二人只能断断续续地
来给儿子扫墓
1990年,毛炜接到入伍通知书的第二天。
而一个特别的愿望
始终藏在了两位老人的心里
“小炜是在197号界桩附近牺牲的
我们很想去看看他曾经守卫的边境线
走走他走过的巡边路
带一捧界桩旁的土回老家”
但通往197号界桩的山路
崎岖陡峭
两位老人一直没有成行
“年纪越来越大了
不管再难
今年一定要去界桩!”
两位老人下定了决心
民警们深知山路难行
但看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欲言又止的担忧
最终化作了小心翼翼的守护
从营区出发后
毛兆祥老人过一会儿
就要问一遍民警
“我们这是到哪儿了?
是不是快到了?”
毛兆祥老人在路上取出两张老地图
仔细端详着
“这是25年前
我们来给儿子扫墓的时候
当地政府部门送给我们的
我们请当时的部队同志
在地图上标注了197号界桩所在位置
我想他的时候
就拿出来看看
就仿佛看到了
小炜在那里巡逻的样子”
来到山下
老人下车徒步上山
一路上走走停停
却一直望向前方
“这一路很艰辛呀
我们坐车加上爬山
短短40公里路
竟然走了快4个小时
走一次边境线
才知道你们云南边防这么苦”
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毛炜烈士与战友
只能背着电台与枪支
徒步巡逻边境
饿了就啃干粮
渴了就喝山泉水
巡逻至界桩
单程就需要两天时间
处理完边界事务后
回到驻地已是一周后
两位老人终于来到了
日思夜想的197号界桩
对儿子的思念
顿时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老人轻抚着界桩
失声痛哭
情绪稍微平复后
老人蹲下从界桩旁
缓缓捧起一把土装进布袋
“小炜
我们看到了你守的山河
爸妈来带你回家了
落叶归根了!”
离开界桩的时候
两位老人一步三回头
想把儿子曾经走过的路
永远留在记忆中
年轻的毛炜烈士
16岁入伍
18岁入党
19岁牺牲
我们永远怀念他
守卫祖国领土的边防战士
守护人民安全的英雄烈士
我们永远不会忘却
也不敢忘却
上一篇:海南托育消费券8月1日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