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在大连开幕
创始人
2025-08-01 07:53:31
0

本报讯 记者张宇报道 7月31日,首届全国天文公众科学大会在辽宁大连开幕。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教育机构的代表们齐聚滨城,共探天文公众科学新路径。

本次大会旨在推动天文学的普及与公众参与,聚焦公众科学项目的实践与创新,展示公众科学项目成果,培育新的公众科学项目,推动天文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人工智能的科学应用。

开幕式上,辽宁师范大学校长罗文波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表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正重构天文学研究范式,公众科学的兴起为天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国家天文台将助力更多天文公众科学项目的建立,推动天文数据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开放共享。

中国科学院陈建生研究员、赵刚研究员为大会作主旨报告。陈建生研究员以《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的公众性与社会性》为主题,介绍了CSST项目向公众开放观测数据的计划,以及如何基于CSST观测数据设计公众科学项目等。他表示,CSST获取的数十亿天体数据,既是巨大的科学宝库,更是全民科学教育载体。发动全社会参与CSST图像资源开发,是开展全民宇宙观教育的伟大工程,引导社会公众从单纯地“观看”宇宙到“参与”对宇宙的研究,是对公众进行科学宇宙观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有效路径。赵刚研究员在《携手寻星:开启系外行星公众科学项目新时代》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太阳系外行星探测从理论萌芽到技术突破的历程与阶段性成果,系统梳理了主流系外行星探测技术的原理与适用范围。他指出,全民科学发现时代已经到来,公众借助自动化观测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同样可以为系外行星大气和生命信号的探测贡献力量,促进新成果的涌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猎头行业迎来4.0时代 本版文章由中经记者屈丽丽采访、刘青青撰写中国的猎头行业走过30多年,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到如今正经历深...
“入奥”更让中国板球拒当鱼腩部... (来源:上观新闻)8月1日,2025年全国板球锦标赛男子组赛事收官,上海板球协会队、中国香港队、山东...
布局未来三年数字经济 山东出台...   记者 范佳 实习生 宋佳音济南报道  8月1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解读《关于加快释放...
美股收跌纳指跌2.24% 科技...   中新经纬8月2日电 北京时间2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23%,报435...
公安部曝光三起虚假“警情通报”...   本报讯(记者 林靖)“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权威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近日,网上接连出现3起发布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