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及时回应“事业需要好干部,时代呼唤好作风”的群众呼声,发出了“把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融进血脉”的号召,引领全省干部在作风大转变中真正把信心强起来、状态提起来、干劲鼓起来,以优良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
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是烙在青海干部心里的印记,是融进青海干部血脉的担当。在这片条件艰苦却精神不朽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以赤诚之心顽强拼搏的共产党人;回望风雨来时路,青海走过的每一步,都少不了强大精神与过硬作风的支撑。正是揣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两弹一星”元勋才能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人间奇迹;正是对党的事业担当作为,牧民省长尕布龙用不懈奋斗彰显公仆本色;正是为民奉献尽忠竭力,王成元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正是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发展动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旧貌换新颜。
把感恩化作攻坚克难的勇气、把厚爱变成服务群众的行动、把对事业的执着写在青海大地的每一寸发展足迹里,无不彰显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无不成就青海实现历史性跨越。在青海,虽然自然条件严酷,但高天厚土恰恰凝结了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深沉大爱;在青海,一草一木都连着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各族群众都系着民族团结大业,辽阔之境激发着干部的大格局、大胸怀和干事创业的闯劲;在青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特质更应该成为青海干部的作风底色。
“懂感恩”的政治自觉、“有情怀”的初心坚守、“重实干”的责任担当,永不过时,同样是新形势下青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懂感恩,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殷嘱托,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青海更加入脑入心、不断开花结果;有情怀,就要用心去感受人民的期待和需求,用心去感受国家的责任和使命,用心去感受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心怀“人民至上”“国之大者”;重实干,就要锻造想干事的内在自觉、敢干事的精神品质、能干事的过硬本领和干成事的实绩实效。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使命要求、新的战略任务、新的责任担当的高度,懂感恩知奋进、有情怀敢担当、重实干求突破,新时代的青海干部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就更强,就能真正做到俯下身去,听得到百姓愁苦;挺直腰杆,扛得起发展重担;定力如磐,守得住绿水青山;登高望远,将一域工作融进全国大局。
正值青海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距离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也越来越近,让我们以清醒而坚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新时代青海干部,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在平凡岗位上刻下不平凡的忠诚与担当,拥抱伟大时代、回报青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