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河湟谷地麦浪翻滚。今年上半年,海东市一产增加值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展现出扛稳粮食安全、深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履。
筑牢根基,粮食安全防线更稳固
海东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稳面积”与“提单产”双轮驱动。完成春播317.09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占全年计划的99.1%。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3亿元、结算农机购置补贴495万元。科技赋能增产,良种覆盖率达98%,推广高产抗病良种、水肥一体化等绿色技术,农机化率提升至62%。严守耕地红线,完成5.69万亩撂荒地及9.23万亩“非粮化”耕地复耕复种,新建与改造高标准农田有序推进。
高原特色,畜牧业焕发新活力
精准施策稳住畜牧业基本盘。截至6月底,全市猪存栏同比增长19.25%,家禽存栏激增36.75%;二季度养殖业占一产增加值80%,主要畜种出栏量保持平稳,产能基础扎实。推广“藏羊高效养殖”、牦牛“三增三适”(增温、增草、增料,适度规模、适度补饲、适时出栏)、蛋禽集约化养殖等技术,建成牦牛、藏羊生产示范点248个。织密织牢动物疫病防控网,强制免疫397.45万头(只、羽、次),重大疫情零发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88.1%,规模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绿色引领,“菜篮子”丰盈品牌响
高原“菜篮子”量足价稳。上半年肉、蛋、奶产量稳步提升,蔬菜播种面积23.47万亩,产量12.66万吨。乐都冷凉蔬菜稳定供应北上广深及粤港澳大湾区,民和新鲜马铃薯出口泰国。海关供港澳备案基地达2万亩,罗马生菜、火焰参等高端品种走俏。绿色有机成闪亮“名片”,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双认证”扎实推进,速测农产品样品4754个,合格率100%。拥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88个,有机菜籽油等获STC认证。借力“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等平台,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创新驱动,科技引擎释放强动能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全市农作物制繁种基地面积30万亩,年育优质草莓苗千万株、蔬菜种苗超亿株。杂交油菜占全国春油菜市场83%份额,“青杂”系列成功推广至蒙古、俄罗斯,成为中国首个海外大面积种植的杂交油菜。育种联合攻关聚焦青稞、牦牛等8大特色物种,“青杂12号”等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名录。
衔接振兴,乡村发展绘就新图景
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精准识别监测对象7330户28143人,通过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消除风险55.1%。“三保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学生100%报到,脱贫人口参保率97.42%,农牧民安全住房动态保障。产业就业帮扶有力,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率52.5%,脱贫劳动力就业71965人,超年度计划。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7181万元。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扎实有效,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就业目标超额完成达132%。
年中回望,海东农业农村发展底盘稳固、特色彰显、活力涌动,正蓄力下半程,奋力书写兴农新篇章。
(刘佩)
上一篇:把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融进血脉
下一篇:青海鱼卡矿区绿色智慧输送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