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退役军人工作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佳介绍,很多无名烈士,遗骸没有找到,退役军人事务部这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近年来,先后制发了关于稳妥开展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保护和推进烈士寻亲工作等政策文件,同时成立了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组建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和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推动烈士遗骸搜寻,开展遗骸DNA信息采集、鉴定等工作。
现在已经采集了迎回的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1300多位相关烈士亲属的DNA数据,建立了精细化、动态化的数据库,开通了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寻亲工作,累计为近7000名烈士确定了安葬地或找到亲属,实施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程,隆重举行了黄公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进一步弘扬了英烈精神。
关注1
800余万抚恤优待对象纳入国家抚恤补助范围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徐耀介绍,“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系,法治建设为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都起到了实质性保障作用。
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先后推动制定修订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5部行政法规,出台了思想政治、安置就业、优抚褒扬、服务管理、权益维护等一系列规章政策,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有效。依法全面履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职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创新移交安置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优化服务保障措施,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徐耀提到,“比如,我们依法将800余万抚恤优待对象纳入国家抚恤补助范围,也依法设立了到村和社区一级的退役军人服务站点,把服务送到退役军人身边,也把对退役军人的尊重落到实处。”
同时,以法治捍卫英烈荣光。对个别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的违法行为,坚决拿起法律武器予以打击。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相关部门合力惩治了仇某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罗某侮辱志愿军“冰雕连”英烈等违法行为,有力维护了英烈尊严荣誉,弘扬英烈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烈士、缅怀烈士的浓厚氛围。
关注2
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列入各地财政预算
裴金佳表示,按照普惠和优待叠加的原则,退役军人事务部出台了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以及加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等文件,对困难帮扶援助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在资金保障方面,要求各地要把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列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在医疗救助方面,对困难退役军人医疗费用负担比较大的,要予以倾斜帮扶。
在平台建设上,搭建了困难退役军人帮扶信息化服务系统,定期和民政部门比对数据,努力探索“一次申请,多方帮扶”联动帮扶格局。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做好困难帮扶工作,已经成立了1100多家关爱帮扶基金,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困难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裴金佳表示,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情暖老兵”专项行动,切实解决退役军人的一些实际困难。下一步,还将进一步聚焦经济困难、失能老年困难退役军人的关爱照护,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这项工作,切实提升帮扶援助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努力做到呼有所应、难有所帮、弱有所扶,积极帮助退役军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在抚恤优待工作方面,徐耀介绍,“十四五”期间,先后修订制定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法规政策10多项,涵盖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养老、优待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随着国力增强,连年提高定期抚恤补助标准,2024年是国家连续第20年提高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同时,不断完善“保险+救助+补助”的优抚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解困活动,扎实推进优抚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全国800余所优抚医院、光荣院,在“十四五”期间改扩建提标80多个。
关注3
22万家吸纳退役军人就业企业享受税费减免
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负责人盛保晨介绍,退役军人事务部坚持把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引导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退役军人事务部先后与69家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签约,带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全国近2万家企业合作,引导企业落实“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退役军人”“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条件”的优惠政策;共计22万家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享受了税费减免,有效激发了企业招用退役军人的积极性。
完善退役军人服务APP招聘功能,推进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其他招聘平台资源共享;每年组织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累计举办招聘会5万多场次,140万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
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金融信贷、场地支持等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指导各地挂牌设立1988个创业孵化基地,组建14000多名创业导师队伍,举办两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营造创业创新氛围,促进退役军人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兵支书”“兵教师”“国防教育辅导员”等培育使用,推动开展消防员专项招录,引导退役军人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约37万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14800多名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任教,18000余名退役军人进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徐耀表示,“十四五”期间,转业安置工作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坚持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作用发挥好。到目前为止,已接收安置25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
关注4
我国已建成61万个退役军人服务机构
裴金佳介绍,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团结凝聚广大退役军人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健全了从国家到村(社区)的6级服务中心(站)建设,现在有61万个服务机构。同时,还在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商圈建立服务站点,就近就便为退役军人提供日常服务。
据介绍,“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是退役军人事务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实施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都达到了预期。退役军人安置率等约束性指标全部如期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等预期性指标稳步落实,有的超额完成,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拓展定岗式、订单式培训,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同时与一批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接收退役军人就业合作协议,不断拓展退役军人就业渠道。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集中补缴基本养老保险,每年提高抚恤补助标准,积极拓展优待证应用场景,完善困难帮扶援助工作机制,定期组织随军家属就业招聘会,优化完善军人子女教育优待,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