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要学会科学地吃
管理体重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而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所以,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将管住嘴简单理解为不吃或少吃,而是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来做好体重管理。
科学饮食的第一条就是“吃什么、吃多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建议。对于“吃什么”的问题,我们强调食物多样,什么都要吃,这是合理膳食的基础。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我们每天要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这样才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对于“吃多少”的问题,不同的人群因为劳动强度、生理状态不同,食物摄入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人群,每天500克蔬菜、250克水果、300克牛奶、15克大豆、50克肉、50克鱼/虾、1个鸡蛋、250~400克主食比较合适。以上食物的量是以生重(烹饪前的食材重量)计算。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孕妇、乳母等,可适当增加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目前,大众普遍存在吃得过于精细、蔬果奶豆摄入不足、畜肉吃得过多的膳食问题,建议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奶、豆类的摄入量,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同时要健康烹饪,少油、少盐、少糖;饮食有节,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对于超重/肥胖人群,《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给出了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总能量摄入。超重/肥胖人群每日应减少30%~50%能量摄入,每天控制在1200~1400千卡。
减少能量摄入,并不是让我们减少所有食物的摄入,而是有减有增。一方面,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物、糕点、含糖饮料等,以及精制米面、脂肪含量较高的畜肉等;另一方面,增加全谷物和蔬菜的摄入,同时适当增加含脂肪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低脂或无脂牛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此外,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按照“蔬菜—动物性食物—主食”的顺序进餐,以便控制进食量。
如此一来,既可以减少能量摄入,又可以增加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也可以避免因为饥饿而使减重难以持续。
别忽视隐形能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