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气象局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听取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设、气象数据服务协调委员会工作进展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领导小组组长陈振林主持会议并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壮大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贡献气象智慧和气象样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副局长曹晓钟,总工程师潘进军出席。
2024年1月,中国气象局正式启动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设工作,一年多来,在基础制度、关键平台、流程机制等方面取得较好阶段性成果。通过深化与国家数据局等有关部门合作,有关成果不断融入数字中国建设。
会议强调,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认识到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提高站位,前瞻谋划,统筹考虑,更好激发数据市场活力,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发挥。
围绕扎实推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会议提出四方面要求:
一要突出落地见效,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攻坚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四梁八柱”体系建设,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加速推进关键平台建设。
二要立足行业统筹,系统布局地球系统数据能力建设。主动融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总体布局,打造全社会、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地球系统数据平台。
三要注重生态培育,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带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打造中国气象数据品牌,用好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数据供给方式,促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
四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增强气象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健全完善气象数据分类分级制度和数据治理体系,强化数据流转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
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会议强调,要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的成果,毫不松懈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保障网络安全,抓好安全生产。
领导小组成员及中国气象局相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上海、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与会。
(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