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单位的全员降薪公告:从6月开始,到明年5月,整整一年。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没钱了。
公告是也写了去年开始亏损,今年亏得更狠,账上现金快见底了。
降薪方案也写了,简单粗暴:
管理层——董事长、总经理、再到主管,全部降20%,一个都跑不了。
普通员工降10%。
工地常驻的——现场施工、技术员等降5%。
靠证书吃饭的那部分,比如一建证书之类的奖励部分,一分钱不减。
看样证书还是不能动,动了人就跑光了。
说实话,这个“倒梯形”降法,比那些“正梯形”的公司强多了。
有的公司领导象征性降5%,转头把应届生砍40%,还有的借调岗、考核逼人走,变相降薪30%以上。
至少这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公平,压力没全甩给下面。
公平归公平,日子还是要过。降10%听起来不多,对月薪6000的人来说,就是少了600块。
600块够一个月饭钱,够孩子一个月的补习班……
反正现在也没得选,行业就这样,项目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卷,设计院、施工单位都在死扛。
现在的情况是:
新项目越来越少,老项目回款越来越慢。
甲方压价,乙方垫资,利润薄得像纸。
同行公司一个接一个倒闭,欠薪、裁员成了常态。
不是不努力,是蛋糕真的小了。过去一个人干一个项目,现在一个人干三个项目,工资还降了。行业黄金期结束了,现在拼的是谁能扛到最后。
降薪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降薪之后还是活不下去。
今天降薪,明天可能拖工资,后天可能就解散。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现实。
能怎么办?
能考证的赶紧考,证书起码算是一个保障,拼到最后还能多几个选择。
能省的钱省一点,别乱投资,别乱跳槽。
能学的学一点,万一行业真不行了,至少有条退路。
最后说一句:
降薪不是终点,是开始。
行业洗牌才刚刚开始,撑不住的企业会倒,撑不住的人会走。
谁都不想被甩下车,但确实越来越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