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荆州发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不断赋予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以优良党风带领社风民风的良好局面。荆州城发集团牢记“国之大者”,聚焦作风建设,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专班,创新建立“每周一碰头、每周一调研、每周一破题”工作机制,深化运用“发现—研判—解决”工作闭环,将作风建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让历史遗留问题这个“烫手山芋”变成了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截至目前,这套机制已推动解决安置房办证、客运转型、老旧小区改造等75项“老大难”问题,13个还迁房办理初始登记、盘活闲置资产10.2万平方米、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8%、城区19万个停车泊位联网等,实现企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进步。新时代,新征程。荆州城发集团正以“三个一”机制为抓手,打开历史遗留问题的锈锁,撬动国企改革深层突破,交出一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每周一碰头
精准施策优路径拓新局
“这份报表,大家都看清楚了吗?”
荆州城发集团会议室内,空气凝重。投影屏上,先行集团最新的经营数据让人揪心:“客流量断崖式下跌,营收大幅下降!”专班组长余桥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同志们,这不是普通的经营困难,而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这是2024年6月的一个周一上午,荆州城发集团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专班的“每周一碰头”。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先行集团的“病症”:传统行业萎缩、队伍思想涣散、员工收入低下……每一个问题背后,都牵动着数百个家庭的生计。
工作专班召开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专题会议
“改革,必须刀刃向内!”专班果断对先行集团实施“外科手术式”改革!
“换脑”——召开动员大会,吹响“渡难关、求生存、谋发展”号角,唤醒全员忧患意识,激发全员斗争精神。
“活血”——推动管理层级“瘦身健体”,裁撤22个冗余机构,按照人岗相宜原则,向下调整49名干部,完成40名员工转岗分流。
“强筋”——全面修订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办法》等29项核心制度,打破延续多年的“大锅饭”,让躺平者躺不住。
改革成效很快显现:调整城际通勤班线经营模式,营收同比增长14.4%,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改造红门路客运站,增加租金收入160万元,同步引入计划总投资1亿元的“荆州独立城市音乐空间”项目;发展定制化客运服务,中标湖北中医高专学生实习送点车辆服务项目,开发大学城内部微循环通勤车项目及小型车辆租赁业务;着眼“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需求,谋划建设无人机调度运营中心和无人机培训基地;紧跟新能源发展趋势,开展交通电动化转型,采购新能源重卡,进军新能源物流运输市场;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塑造科技创新“硬实力”。
“荆江城际”专线车队
从“每周一碰头”机制对复杂问题的抽丝剥茧,到分类施策精准破解困局,集团各项工作加速推进:长期悬而未决的水环境工程款支付问题取得突破,完善了补充协议,理清了权利义务;4000平方米闲置厂房完成改造,转型为集“仓储+展示+体验”于一体的供应链共管共享中心,实现了从“负资产”到“优质资产”的跨越;支持上市公司剥离非主营业务、战略性出让金矿项目,聚焦精细化工主业,2025上半年实现产值、市值双提升。
每周一调研
深入基层察实情办实事
“现在的物业可不是摆设,是带着工具箱来干实事的!”红景嘉园小区的老住户们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个个竖起大拇指。这个有着二十年历史的老旧小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荆州城发集团下属物业公司刚接管红景嘉园时,面对的是一本厚厚的“问题台账”:楼道照明昏暗、下水管网老化、停车棚紧缺、健身场地荒废……这些“陈年旧账”像一块块石头,压在居民心头。
物业人员检查独居老人家中水电安全
“民生痛点就是工作重点!”专班立下军令状。每周二的“调研日”雷打不动,专班成员挨家挨户走访,笔记本上记满了居民诉求。他们与居民开起了“板凳会”,在物业办公室里,挂起了“问题销号作战图”,探索出“用实干赢得民心、用真情温暖民心、用协商引领民心”的“三心”工作法,为做好物业服务指明方向。
“不能头疼医头,要标本兼治!”为了让居民住得更舒心,在对小区进行“深度体检”后,物业公司毅然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对小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修缮破损的墙面、改造常年堵塞的地下管道、修建停车棚与充电桩、移栽补种植物、新建健身场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国企担当。如今居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邻里间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最让居民暖心的,还有那份“家人般”的牵挂。物业对居民进行了细致的星标管理。谁需要特别关照,心里门儿清。对待独居老人,物业常“上门看看”,帮忙检查水电安全、打扫房屋、时常请人来修剪头发,屋里总飘着热乎气。对待困难家庭或者重病患者,物业也总记挂在心,时不时上门送去慰问品,并给予物业费折扣政策。这些实在事儿,让大伙儿心里踏实又暖和。
为将各方拧成一股绳,合力共建美好小区,红景嘉园物业人员、居民、建设单位负责人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畅谈,全方位了解民情民意及居民生活中、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现场协调解决紧迫问题数10项,实现了社区、物业、居民、建设单位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区连续获评“红榜物业”。
红景嘉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的事情大家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物业公司成为党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
红景嘉园“华丽转型”并非个例,在“每周一调研”机制引导下,专班深入基层察实情、解民忧,推进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结合“拆围透绿”行动,2025年新建1300余个停车泊位,丰富停车资源、提升城市形象;落实顺达公路、东卷高速公路“统贷统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策划养老综合体项目,盘活红门路原图书馆1.2万平方米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优化社会养老供给相统一;利用白水滩湿地资源,建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依托三板桥园林基地,建设园林主题公园,打造田园文化、园林文化的新载体、新业态。
每周一破题
强力攻坚化风险解难题
“盼了13年的红本本,今天终于拿到了!”2024年底,思源小区居民刘大爷捧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手指微微发抖。鲜红的封皮映着老人湿润的眼眶,这个等了4600多个日夜的“家”,终于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归宿。
时间回溯到2011年,为开发建设荆北新区、妥善安置片区农户,荆州城发集团下属楚天置业公司投资建设了思源一期、二期、三期,岳山一期、二期,郢南一期、二期,湖滨等8个还建小区,面积70.6万平方米、房屋5254套,满足4600多户居住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房产办证问题却成了居民“悬而未决”的心病。
岳山小区还迁房
“这是对老百姓的承诺,必须兑现!”荆州城发集团专班立下军令状。每周三雷打不动的“破题会”,仿若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工作进展以小时为单位精准推进。专班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里抽丝剥茧,逐户核查房源产权档案,终于精准锁定了症结所在。
为破解症结,专班频繁奔走职能部门之间,积极沟通协调,全力争取政策支持。在一次次的多方对话里,逐渐梳理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每个环节都明确“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成”……
路径明确后,行动随即展开。专班聚焦工程质量、消防验收、规划核实三大关键板块,攥紧一个月的倒计时牌开足马力。消防隐患迅速清除、故障设施当日修复、建筑质量逐栋排查,最后聘请专业机构检测,确保每项核验数据达标。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荆北8个还迁小区已有6个办理初始登记,为居民办理产权证提供了条件,扫清了障碍。在此基础上,为打通办证“最后一公里”,专班积极对接职能部门,全面理清办证环节,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材料准备到手续办理,全程提供细致指导,力求让每一位居民都能顺利办证。
看着居民们领证时的笑脸,专班成员感慨:“每周的破题会看似平常,但正是这种坚持,让我们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每周一破题”机制的深入推行,不仅淬炼着集团干部员工的工作作风,更推动集团治理效能实现质的跃升:推进制度“立改废”,2025年新增12部、修订20部、废止2部,建立健全与市场接轨的现代化制度体系;推进精文简会,实现文件数量减少12%、会议频次降低15%,确保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推进简政放权,制定授权放权清单,提高基层决策效率,更好应对市场变化;推进管理“数智化”,搭建资金管理平台、资产管理平台、移动办公平台,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经营管理赋能。
从先行集团改革“破冰”,到红景嘉园服务“升温”,再到安置房办证“破局”,荆州城发集团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引领,让“三个一”机制成为锤炼干部素质的“大熔炉”。在“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征程上,这支队伍正用“钉钉子”的韧劲,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国企改革的温度可感可触。
站在新起点
荆州城发集团将持续
以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
生动实践为蓝本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
企业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服务城市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增进人民福祉的新征程上
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为荆州建设先行区
当好排头兵注入源源不断的国企新动能
记者:佘海艳、孙晓旭 通讯员:黄显雪 摄影:张梦瑶
编辑:李卓传鑫
责编:解秀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