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迎来了令人瞩目的一幕,1 - 3 号泊位首次迎接到进口煤船。这片繁忙的港区顿时充满了活力,巨大的吊车忙碌地运作着,将一筐筐煤炭从船上吊运至岸边。码头上,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他们熟练的操作着各种设备,确保煤炭的安全装卸。进口煤船的到来,不仅为当地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也为福州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福州港在煤炭运输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展现了其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9日9时,满载7.03万吨印度尼西亚煤炭的“粤电8”号货轮靠泊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2号泊位。这是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自今年7月7日获批对外开放后首艘靠泊的进口煤船,也是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首次通过外汇结算模式采购进口煤炭,为夏季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充足“口粮”。
过去,该公司主要依赖内贸煤炭运输,采购进口煤炭需经第三方交易。此次以外汇结算模式直接采购,省去中间环节,畅通了国际煤炭资源采购通道,不仅优化电厂燃煤结构,节约采购成本,还为连江外贸结构优化注入新活力,实现能源保供与经济增效双赢。
“公司组建了工作专班,严格选择适配煤种,针对夏季台风等情况科学规划船期、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煤炭安全高效入库。”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燃料部负责人彭亚运介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开展以来,公司累计发电量达15.17亿千瓦时,全厂单日最高发电量达4801万千瓦时,单日负荷率达100.02%,创年内新高。
此次进口煤顺利到港接卸,为助力可门港“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物流枢纽”奠定基础,也丰富了福州港业务类型,提升其在区域能源运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为福州建设能源进口通道增添动能。
据悉,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拥有911米优质岸线,现配备2台抓斗式卸船机、1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台装船机,设大型条形堆场,可实现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全流程机械化装卸,能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兼靠4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年吞吐量2668万吨。目前一期工程已投产,年通过能力达1020万吨。(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李宁伟 叶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