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我国病虫害已超1600种,作为黑龙江省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黑龙江联通主动服务当地政府,由中国联通智慧农业军团、联通数智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打造了“农业病虫害防治智能体”,通过融合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病虫害防治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农业病虫害防治智能体以联通“元景大模型”为基座,融合全国行业测评第一的“神农大模型”技术,凭借1000万+知识图谱、2000万+标注图片、5000万+生产数据的支撑,识别准确率超93%,同时,借助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智能体可对叶片、果实等作物部位的病虫害特征进行自动识别,远超传统人工目测的效率,且能区分相似病虫害。该智能体可整合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周期数据及历史病虫害发生数据,构建预测模型,精准分析病虫害发生的时空规律,基于识别和分析结果,自动匹配最佳防治措施,为防控病虫害争取时间。
农业病虫害防治智能体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查“漏报、迟报、误差大”的问题,为精准防治从“经验推断”到“模型预测”提供依据,提升了精准化程度。基于监测数据和研判结果,该智能体可自动匹配“绿色防控优先、化学防治精准”的定制方案,从“通用处方”到“定制策略”,出具智能化防治方案建议。生成的方案可直接对接智能设备(如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药机),实现“监测—决策—执行”的自动化闭环。病虫害防治智能体通过“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农民、乡镇工作人员、植保站等多方联动,实现实时信息共享,以此提升防治效率与效果。
目前,农业病虫害防治智能体已在哈尔滨市对青山镇、双城乐群乡进行实验部署,作为我国农业领域标杆的北大荒集团等多家单位已表达合作意向。未来,黑龙江联通将持续助力政府实施“智慧农业”工程,重点建设农业算力及数据中心,开发基于“远景+神农”双模型适用于农业多场景的智能体,探索数智科技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农业新生态。
(张胜奎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