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四十年
创始人
2025-08-01 04:31:33
0

  1985年盛夏,重庆电信局党委签发了一纸红头文件,编号:渝电党字〔85〕43号。文件不长,寥寥数百字,语气却铿锵坚定:决定创办《重庆电信报》。

  这一决定,开启了一份延续四十年的企业内部报纸,也悄然开启了一代又一代通信人的文化记忆。那一年,重庆电信刚刚从计划体制中探身而出,作为地方通信的重要力量,重庆电信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纸上阵地”——一张报纸,一群人,一腔热血。

  从那时起,《重庆电信报》以每期300份、每月两次的频率,进入机房、走进局所、摆上会议桌,点亮了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心中的光。它不只是读物,更是一代电信人的精神归属。

  《重庆电信报》的创刊号是在总工室的复印机旁完成的。编辑们用的是下班后的时间,排版靠剪贴,排字靠5号铅字,打印靠手摇油印机。莫欠恒、陈纪宪、龚实、文恳恳、李中朝……五位创刊者都是兼职编辑,白天忙工作,晚上写稿、校对、剪报、打版,清晨送到三厂复印,再由机关送达各个支局。

  没有电脑,没有专职团队,甚至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靠的就是信念与责任,是“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在使命感中完成任务”。

  报纸曾因复印机故障一度停刊;版面从八开四版变为四开铅印,再进化为全彩胶印;周期从旬刊变为周刊,后来配合企业节奏再度灵活调整。进入21世纪后,《重庆电信报》成为公司内部信息传达、政策解读、人物宣传的重要平台,获得“优秀企业报刊”称号,也多次被纳入行业内部典型案例参考。

  最重要的是,它始终“在场”。它记录了从市话人工转自动的跃迁,也见证了移动通信从2G迈向5G的浪潮;它写下了电信人“抢修保畅”的故事,也报道了数字重庆、云改数转的探索实践;它承载了重庆电信的“当下”,也留存着通信业的“曾经”。

  四十年初心不改,写尽电信人的精神风貌。在很多人眼中,《重庆电信报》不仅仅是报纸,更是一种温度。它从不追逐热点,却始终关注基层。四十年来,它记录的是抢修员在寒夜登杆的身影,是支局长与村委反复谈判促成宽带覆盖的细节,是话务员从盲打到熟练的训练过程。

  它关注的不是轰动效应,而是“平凡中的不凡”。文章语言不华丽,却真实;故事不宏大,却有力量。它如一束光,照见岗位上的平凡人;如一面镜,让每一个电信人看见“我们是谁,我们做了什么”。

  在内部文化的长河中,它既是一面旗帜,也是一块基石。无论你是条线负责人,还是一线营业员,总能在某一块版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共鸣与记忆。

  报纸封面落下,精神始终延续。在2025年盛夏,公司决定:自该期起,《重庆电信报》纸质版正式停刊。一个以纸张承载的时代落下帷幕,而其精神与文化,将转化为“OA专题栏目+数字平台推送”等新形式,继续讲述企业故事,服务传播主责。

  这一变化,不是终止,而是转型;不是告别,而是升级;不是结束书写,而是更广泛、更快速、更精准地记录与讲述。

  今天我们合上的是一份纸质报刊,明天我们翻开的是一块数字时代的传播新阵地。向每一位写报人、读报人致敬。这份报纸的历史,不仅印在纸上,更深植于人心。我们不会忘记深夜校对的编辑,不会忘记顶着烈日拍照的通讯员,不会忘记每一位认真阅读、留言、反馈的同事。他们的付出,使这份报纸有了温度、有了回响、有了生命力。

  曾经四十年,此刻一转身。当最后一份纸质报纸从印厂送出,我们心中虽有不舍,却更有继承与前行的决心。四十年,《重庆电信报》走进了历史。而今天的我们,将以同样的热爱、同样的初心,继续在数字平台上写下属于新时代重庆电信人的故事。

  (作者系中国电信重庆公司员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暑运过半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4... (来源:中工网)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广东佛山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 格隆汇8月2日|广东佛山市卫生健康局8月2日通报,8月1日,佛山市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3例...
孙庆昌:发挥企业家精神 以新质...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8月2日-4日,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召开,政产学研用大咖...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一年...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一年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转眼间,新的一学期又来临了。多年来,深知班...
最新或2023(历届)如何制定... (一)正确领会学校要求。学校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校规定了明确的任务。作为局部计划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必须全面...